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矛盾复杂、风险加大,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任务非常繁重,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新体制,已经十分迫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历史性任务,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内容,是要努力建立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舒缓社会紧张,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就是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和发展社会事业,这些也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工作要做实,重心要下移,优先解决广大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步做到了,才能为进一步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整体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至少应该包括:一个完善的能够凝聚各方社会力量的管理主体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一套完整的能够规制所有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体系;一批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社会关系、协同社会行动的运作机制;一系列从信息收集传递、社会反应调控、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到系统的修复和演进的社会设置。这是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为浩大而艰巨的社会建设和改造工程,需要从长计议,稳步推进。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加大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
这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最实在的表现。而评价政府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用于政府本身的管理成本与用于受益对象的资金的比例。
所有的发达国家以及一些虽不发达但社会稳定的国家,公共财政用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比重都比较高,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只相当于古巴的三分之一,比印度还要低。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而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基本标志是60%以上的财政预算要用于社会发展,否则就是空话。可喜的是,最近几年,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市在城乡普遍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部分省市已经或正在努力实现免费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一些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省市也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特别是“十一五”规划,预示着我国的公共财政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型,公共投入方向已经开始作重大调整,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开始转变。这是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也是全国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众的福气。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仅有可观的社会效益,也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中央公共财政结构转型的带动下,社会建设必将进入快车道。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分工
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又这么复杂,再庞大的政府也不可能包揽社会事务。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在目前我国社会自治能力较弱、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发挥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的作用,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真正维护和确保公众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权。
要创新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减少公共决策的随意性,做到公平管理、透明管理。
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难点在于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创造
在经济领域成功地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以后,社会管理是否可以市场化?经验证明,市场机制在社会领域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在某些社会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正面的,而在另一些领域则是负面的。无节制地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公益事业领域实行“市场化”、“产业化”,难保不走偏方向。社会生活比经济生活复杂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市场机制,还有法律的、伦理的、心理的、文化的机制,让这些机制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就必须创造综合的机制系统。
如果说市场机制的基本原则是自由竞争,那么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协同”:协商意见,协调利益,协同动作。竞争可以产生活力,和谐也能产生活力,中国的老话“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就纠正了“竞争主义”的偏狭。所以,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并不是经济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延伸和推广,但又要与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相适应,这势必是一项综合的庞大的创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