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
· 提高块状经济自主创新能力
·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 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
· 哲理漫画
· 会场“侃”不出新农村
· 信任是法律运行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
·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 人生悟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提高块状经济自主创新能力
江于夫
  我省以专业化分工为特点的块状经济十分活跃,在整个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目前情况来看,我省块状经济产业技术进步主要靠吸纳整合外部科技资源,与此相对应的是,产业技术创新主要以渐进性创新为主,突破性创新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目前,我省多数产业集群还只是同类企业的简单“扎堆”,企业之间缺少有机的产业联系,功能区分不明确,创新意识淡薄;二是自主创新投入不足。产业集群内大多为中小企业,企业起点低、规模小,技术开发资金严重不足;三是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目前,大多数集群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无法为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开发、信息咨询和其他配套服务;四是缺乏创新人才。而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也影响到企业创新投入和品牌开发的积极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块状经济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政府采取有效对策。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对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如对集群内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可考虑给予加速折旧、税收减免优惠;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投资扶持等措施,推动集群内产学研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促进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促进低成本型集群向创新型转变。产业集群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是低端路线的低成本型集群,二是高端路线的创新型集群。目前我省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低成本型集群,产品档次较低,难以进入高端市场。为此,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路子。尤其是对于那些以“贴牌”为主的集群,要推动企业从OEM方式(没有自我品牌的产品开发和制造)向ODM方式(自主产品设计和营销)转变。

  鼓励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既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各种人才,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又要鼓励发展专业化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在集群内设立研发中心,鼓励本地企业与外资建立合资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的支持,在支持企业进行改进型创新的同时,重点支持企业发展突破性创新中心、风险事业单元等建设,加快进行替代型产品开发。此外,还要完善金融担保、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矛盾。

  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针对我省块状经济发达的特点,尤其要大力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分产业提出对整个行业发展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通过加强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的合作,搭建有效的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同时,切实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培育投资咨询、市场研究、技术信息服务、专利代理、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

  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工程。既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集群形象建设,逐步在全省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又要鼓励集群内现有“贴牌”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支持现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仿冒,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