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网上家书征文启事
· 我学小鸟 “啾啾”叫
· 月球有水吗 撞两下看看
· “快乐的手工匠”协奏曲
· 弥补原始人类进化“缺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弹棉花、箍桶、磨刀、补碗等手工艺渐渐远离我们生活的时候,镇海招宝山街道社区的7位老人,却发现了这些手工活内在的节奏美,于是把杂音演变成了一首——
“快乐的手工匠”协奏曲
本报记者 张品方 刘 慧 区报道组 孙大海
  春雨飘飘,音乐悠扬——“叮叮、咚咚、嚓嚓、嘣嘣……”在一阵“弹棉花来”,“磨剪刀来抢薄刀”的吆喝声中演出开始了——7位老人笑意盈盈,你弹棉花我磨刀,你补碗来我钉鞋,这些已渐渐远离了我们现实生活的声音,居然合成一首美妙的打击乐——《快乐的手工匠》。

  在宁波镇海招宝山街道的公园里,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的“弹花匠”裘燮畴告诉记者,这是一首以民间手工匠一天的生活为创作主线的打击乐。全曲分为晨出、觅活、劳作3个乐段:第一乐段“晨出”和第二乐段“觅活”,采用欢快的节奏,奏出了手工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朴素情感。第三乐段“劳作”,采用快板式的独奏、轮奏、合奏的形式,反映各种手工匠在劳作时的愉悦心情。

  提起《快乐的手工匠》,那还得从3年前说起。董万升,这帮老哥们的领头人当时刚刚上任镇海文化馆馆长。新官上任三把火,正逢两年一届的宁波音舞节,于是,董万升想到以前在越剧团里敲锣打鼓的几位退休老师傅,“修缸哦、补瓮啊”,一些记忆深处的吆喝声,被大伙深情地回忆起来。大伙别出心裁地提出:用江南传统手工艺发出的声音来奏乐。

  听到这个点子,老哥们都乐了,王方定、王竹民、裘燮畴、邬文良、翁健生、张治中加上董万升一共7个人,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近70岁的小乐队。对这帮老人们来说,玩玩笛子、二胡、锣鼓、钹、铙,那是游刃有余。但要从工具里磨出节奏的变化,弹出音域的高低,那真是空有满腹的乐感,也有劲使不上了。

  于是7人分别走村串乡,在大街小巷里寻找自己的角色。“弹花匠”裘燮畴在乡下的手工作坊一呆就是好几天,虚心学习弹棉花架子的正确拿法,发现怎么扶、架子往哪斜、怎么敲空弦,都有一套讲究。

  “刚开始声音有点杂乱无章,但我们相信,音乐来自民间,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能成为乐器。”为了真正把握钉鞋时内在的节奏美,“鞋匠”王竹民跟随着钉鞋师傅在街边呆了整整一天。而“补碗匠”张治中,并且把自家大大小小的碗都敲裂了,为的是“找到一个清脆的高音。”

  说起这份曲谱,也很有意思,记者看到,上面所做的标记居然写是“磨刀”、“弹棉花”、“箍桶”等字样,这也许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为了掌握曲谱上的每一个音调,老人们干脆把整个谱子背了下来。每天七八个小时的苦练,老人们让手中的劳动工具变成能流淌出美妙音乐的乐器。

  这一捣鼓可不打紧,《快乐的手工匠》相继获得宁波市第七届音乐舞蹈节器乐类一等奖、浙江省第四届音乐新作演奏大赛创作银奖。老人们从宁波镇海的招宝山街道起步,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走进了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火了,老人们走在路上都会有陌生的路人向他们打招呼,无论是在社区的公园,还是在街头巷尾,这支特殊乐队的表演都带给大家快乐。居民徐启明对记者说:“他们不仅在舞台上留住了民间艺人的过去,更艺术地再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的赞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