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一个房东和41家房客
· 全面发展好 还是一技之长好
· 小院子里没有一丝冷风
· 外来工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 农民工的份量
· 我的过去与你的将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对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我们看到了理解、同情和援助,但是,有一种最该有的情感,却往往被我们忽视,那就是感激。如果你说不清今天我们的好日子,有多少是建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对一个家里住着41户87个外来民工房客的农村大妈来讲,她的体会比你我都实在得多——
一个房东和41家房客
■本报记者 陈洪标 县委报道组 王建超
  聊聊天、喝喝茶、为房客搞搞卫生,嘉善县魏塘镇魏中村村民现在的日子感到过得很幸福。他们心里很清楚,幸福的“源泉”是那些外来农民工。在这个本地村民只有5564人的村里,居住着的外地人却有4.3万之多。全村一年的房租收入就达近一千万元,加上外来民工的生活消费,一年花在当地的钱就是1个多亿。在这种经济背景和社会关系下,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难得的情感样本:对外来工的彻底的感激心理。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中午,记者来到了这个村庄,我们选择了房客最多的张宝生家。他家有41家外来工租住。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向村民问路,一位很热情的村民李永生知道我们要去老张家,非要亲自带我们去不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