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一个房东和41家房客
· 全面发展好 还是一技之长好
· 小院子里没有一丝冷风
· 外来工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 农民工的份量
· 我的过去与你的将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面发展好 还是一技之长好
■庞 承
  记得在哪里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农妇出国探亲签证,被问到有什么本领在国外谋生时,她剪了个窗花,结果顺利成行,尽管她大字不识一个。

  这个故事好像是用来说,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现实社会不存在可以让人不费脑筋的“绝对真理”,本周有两桩新闻,就又勾起人们对“一技之长”好还是“全面发展”好的老话:

  在3月25日晚进行的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丁俊晖遗憾地止步于四强。但是,这次在中国举行的台球赛,已经足以让丁俊晖成为3月份的焦点人物。

  就像去年一样,每当人们提到丁俊晖,在为少年天才欢呼的同时,也会引起“不要知识要冠军”值不值的争议。不信,有报为证:

  有一种模式叫“丁俊晖”

  有时,人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赌局……一种破釜沉舟的模式,成就了一个冠军的传奇。

  “人生就是赌博,儿子丁俊晖就是我的筹码”,丁文钧——“丁俊晖模式”的缔造者,他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教育方式,制造了一个世界冠军,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绝对另类的家长形象。

  丁文钧是一个卖香烟的小商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在台球桌上打上两杆。在丁文钧的影响下,8岁那年,幼小的丁俊晖踩在一个木箱子上,击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杆。这一杆,决定了他的一生。不久,丁文钧把家里的小卖部转让了,开起了台球厅。

  当时,读小学的丁俊晖学习很好,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可是,一天,丁文钧把“三好学生”从教室拽了出来,“你别念了,以后专心打台球。”此后,老丁变卖家产,带着小丁遍访名师……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赌博,我用自己最好的方式教育孩子,并且取得了成功,我是个伟大的父亲。”想起当年,丁文钧很是得意。

  据《生活报》

  

  光阴荏苒,就在这几天,有报纸上说,经纪人认为小丁的广告价码已经和姚明、刘翔在一个起跑线上——1000万人民币。

  丁家父子成功了,面对成功者,人们似乎只有赞许和敬仰。但不争的事实是:领奖台上的丁俊晖既是冠军,也是低文化素质者。

  很多人不禁发出疑问:现代社会中,到底是技能型培养有前途,还是传统教育更保险?

  有支持“丁模式”的专家,建议把丁俊晖归为“技能精英”。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日益专门化的社会。在普通大众中,只要有一门技能是优秀的,他就肯定会有一口饭吃。

  也有人认为,丁俊晖所受的教育是成功的,但也是畸形的。丁俊晖在获得台球冠军的同时,也失去了大多数同龄人具备的文化素质。丁俊晖能够成功,和他在台球方面的努力分不开,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文化方面的作用。同时要看到,“丁模式”的成功需要天分、机会的支持,成功概率是很低的。

  近日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好像能佐证——

  举重冠军成了搓澡工

  3月15日14时许,长春市一家浴池内,热气蒸腾。女搓澡工熟练地套上洗澡巾,使劲在女浴客后背上搓着……“你是全国举重冠军?全国冠军给我搓澡?”女浴客很吃惊。搓澡工没回答,疲惫地坐在角落里,表情尴尬。

  一年前,邹春兰跟丈夫一起来到长春市的这家大众浴池打工,靠给顾客搓背,赚取微薄的收入。十几年前邹春兰曾是闪耀体坛的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

  “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3年级的文化,拼音都不会。”邹春兰说。由于常年从事体育训练,邹春兰把学业彻底荒废了。除了没文化,她还缺乏举重外的一技之长。长期进行举重训练,邹春兰在实用技术方面没有任何专长,改行学别的又很慢……离开举重运动后的邹春兰举步维艰。

  据《新京报》

  

  事实上,像邹春兰这样境况窘迫的退役运动员,在体育界并非少数。因为在他们从小开始的专业训练中,文化课学习并没有被提到相应的重视程度,后果就是运动员退役时面对社会无所适从。

  应该说,从一技之长的角度讲,邹春兰和丁俊晖都是成功者,他们的遭遇不同,是因为一个是职业运动的佼佼者,来日方长,另一个金牌的追逐者辉煌已过。

  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把人生教育目的看得比较功利。处世经验与他的台球功夫完全不匹配的小丁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曾随口说了“读书有什么用?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赚,挺好的。”

  丁俊晖父子教育成功的参照物,是职业比赛的高额奖金收入。而邹春兰苦练三九,也仅是为了金牌、成绩的多少和高低。

  我们当然要赞美他们的天分、刻苦和为国争光的精神。从他们的人生现状看,成功与不成功的反差,证明不了“一技之长”之路好不好,但是,从人生成长的角度看,他们的成功与不成功,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教育以什么为本的严肃问题。

  就像一位大学生在争论中所说,“知识给我思想。”作为一个人,文化知识、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贯穿于他的终身,关乎他的人生价值、境界和幸福,而不仅仅只是用来谋生。

  据报载,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庄晓岩曾后悔自己当初不好好学习:“当冠军是暂时的,可一辈子没文化,这个代价太大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技之长是社会需求,是成功之道,但是,在“偏才”们天分得以开发的同时,不能忽视通过知识学习得到人格教育和内涵培养。

  因此有教育学家提醒望子成龙的家长应注意孩子全面性的发展,最起码,要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现在,丁老爹已经声明“读书无用”是一种别人“误读”,并有消息说,丁俊晖正在联系上海的一所大学读书,好像已有眉目了。邹春兰的处境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但是,“一技之长”好还是“全面发展”好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伴随着人们对知识、对教育和对人生目的不断深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