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商标交易:在“陷阱”与“馅饼”之间
· 外企抢注“西游记” 温州民企提出异议
· “争夺”流行词语 民间商标投资人浮出水面
· 从“单打独斗”走向产业化 市场需要创意“流水线”
· 从打“时间差”起步 温州“商标超市”的市场启蒙
· 17家企业才拥有一个商标 中国商场的“品牌饥渴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争夺”流行词语 民间商标投资人浮出水面
  叶征潮为他的“博客”商标,开出了一个最新的价格:1800万元。

  “其实,早在2004年10月份,我就已经拿到了国家商标局对‘博客’商标香烟、打火机类注册核准的批复,只不过那时候博客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火”。叶征潮说,当时他主动联系了几家企业,希望能转让“博客”的商标使用权,报价1000万。

  半年后,随着博客人气的不断升温,叶征潮注册的商标“博客”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身价也开始直线“攀升”。

  “‘两会’博客和明星博客越来越火,徐静蕾的博客点击量已经达到1700万,前两天赵江博客甚至拿到了12万高价的广告费,‘博客’的商标价值应该也是水涨船高。”对于此次商标的提价,叶征潮觉得理所应当。在他看来,商标和许多艺术品一样,“只有起步价,没有最高价”。

  “这个商标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叶征潮注意到,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准备用“博客”作为商标,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摩托罗拉公司就已经开始使用bokee(博客的音译)推广自己的手机新品了。”

  事实上,叶征潮并不是唯一打“博客”主意的投资人。国内第一家博客杂志《博客生活》主编韩浩月在注册“博客”文化类商标时,博客商标只有两个人注册。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45类商标中有关“博客”字样的商标全部都已被人注册。

  与“博客”商标热一起升温的,还有另一些社会流行的热门词汇,它们同样出现在了商标的名列当中。 “老鼠爱大米”报价1亿,“北奥”起拍价2.008亿……一个个“天价”商标,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商标交易背后的巨大商机。

  几乎没有人怀疑,“天价”商标带有不少炒作的成份,但与炫目的数字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以叶征潮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商标投资人随之浮出水面。他们用商人敏锐的嗅觉寻找可以消费者兴奋点的商标,以注册和转让商标为职业。

  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在浙江像叶征潮这样的商标投资人已达数百人之多,其中不乏获益几百万的成功人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