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专版
3  4  
PDF 版
· 浙江治超工作奏响新乐章
· 浙江治超创新求实效
· 省、市治超咨询举报电话
· 全省固定治超检测站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巩固治理成果 完善长效机制 深入有序发展
浙江治超工作奏响新乐章
  巩固治理成果 完善长效机制 深入有序发展

  浙江治超工作奏响新乐章

  2004年6月全国展开了治超大行动,浙江省第一时间以高效、协调、有序的节拍奏响了治超和谐曲。治超工作开展一年多来,浙江省取得了很大成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联合执法力度得到加大,源头监管和经济调节措施逐步显效。

  对于治超工作来说,2004年是“集中治理,打开局面,争取理解,探索经验”阶段,2005年是“巩固成果,依法严管,重点突破,有效推进”阶段。下一步治超该如何进行?针对2006年浙江省治超工作新任务,省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小玲表示,“今年,浙江治超工作要继续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完善治超长效机制,推进治超工作有序深入健康开展。”

  尽管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当前个别地方出现治超工作力度减弱,超限超载现象有所反弹,个别路段交通堵塞,治超工作经费紧张等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解决。

  回顾我省这一年多来的集中治超工作,三点启示值得借鉴:一是坚持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治理工作格局;二是实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三是建立长效综合治理机制。2006年,浙江省在继续保持路面执法高压态势的基础上,将整合治超力量,努力探索长效治理机制。

  提高思想意识

  增强治超责任

  治超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现代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打造“信用浙江”、“平安浙江”的高度来认识治超工作的重要性,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坚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采用对上多汇报、部门多沟通、对下多指导的工作方法,形成强大的合力。同时,深入推进治超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认识治超工作的艰巨性,落实责任制,引入签订责任状、责任追究等方式,把责任落实到细处。

  完善六大机制

  确保治超成果

  浙江省治超工作取得的成效,离不开各项机制的保障。如何建立健全治超工作的长效机制是今年甚至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工作内容。只有着力开展各项机制的建立完善工作,才能确保治超工作的高效、有序和健康。

  建立健全治超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治超工作有法可依。省政府已经把出台《浙江省超限运输管理办法》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针对治超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还修改《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强化运输市场源头的监管力度,增强执法部门治超手段也势在必行。同时,还要研究和出台与法律、法规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从而系统地对运输市场秩序、汽车生产与改装、注册登记、市场准入、货物装载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

  建立健全部门治超联动机制。治超实践证明,只有完善联动机制,实施联合治理,才能保证治超的综合治理力度。只有建立健全路政、交警路面执法机制,各部门联动源头治理机制,执法结果公示机制,以及建立健全超限运输管理考核机制,才能始终保持路面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暴力抗法,扩大治超辐射范围,加快治超成效。

  建立健全完善的治超监控机制。即设立和完善固定式超限超载运输检测站监控网络,以及依靠固定站,完善流动式超限超载运输检测点。交通部门依托超限运输检测站,根据路网布局及超限超载车辆流向的特点,依法设立流动治超检测点,进一步完善路面监控网络。

  建立健全科技治超机制。提高治超工作的科技含量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执法水平十分重要。据悉,交通部门已着力开发了我省超限运输车辆查询系统、路政管理系统、巡查车辆GPS定位系统等,接下来还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这三大系统,并改进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检测技术手段,逐步推广车辆电子扫描与识别系统、数码拍照监控系统、自动化动态称重系统和智能数据库系统,提高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减少检查造成的延误和失误,这一切都表明科技治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组织领导

  规范市场秩序

  开展治超工作,是加强安全生产和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旨在改变长期以来超限超载车辆破坏公路基础设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道路运输市场恶性竞争和车辆生产交易秩序混乱的状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打造“信用浙江”、“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高度认识治超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持之以恒地抓好这项工作。

  凝聚部门合力。要树立负责任政府、负责任部门的意识,细化和落实责任制,引入签订责任状、责任追究等方式,把责任落实到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各相关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坚持对上多汇报、横向多沟通、对下多指导服务的工作方法,形成强大合力。

  加强队伍建设。在推进治超工作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交通、公安部门要十分注重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要从抓队伍的精神、队伍的能力、队伍的廉洁三个方面着手,始终保持队伍的朝气和斗志,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加大治超过程中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的力度。

  保障治超经费。治超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卸货场建设,检测设备购置,执法人员的办案经费、工作津贴发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保障治超工作长期开展,需要各级政府保障必要的治超专项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

  强化舆论宣传。治超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加强与社会公众的协商,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把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在宣传部门及新闻单位的支持下,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向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治超宣传,推进舆论宣传工作日常化;要坚持路面宣传、走访宣传和媒体宣传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实现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吸引公众自觉参与到治超行动中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