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乐清龙档“落户”艺术殿堂
· 海盐农民看上数字电影
· 用美人蕉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 十种常见疾病 试行最高限价
· “人体冷冻术”有突破
· 每天7小时睡眠最有利于健康
· 浙江越剧百花园中的两道奇景
· 重放经典越剧电影
· 发现藏文经书 疑是盗宝者遗留
· 同歌共舞拉近了年轻的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百年越剧发展到今天,在它的故乡浙江迎来了新的繁荣,专业剧团频推佳作,民营剧团演出红火——
浙江越剧百花园中的两道奇景
本报记者 陈扬渲 实习生 孙欣欣
  从最初的落地唱书到后来成为一门综合艺术,越剧已经走过了百年光阴。如今,越剧在它的故乡浙江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剧团遍布全省各地,剧目不断推陈出新,新人大量涌现,演出四时不断,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山花烂漫图。

  公办剧团精品力作不断

  目前我省共有公办越剧院团25家,它们是越剧界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近些年来,这些院团继承优秀传统,积极打造精品剧目,涌现出了不少轰动全国的佳作。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是越剧界的知名品牌,她成立至今已创排了《五女拜寿》等30余台优秀剧目,其中《陆游与唐婉》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此外《西厢记》、《红丝错》、《藏书之家》、《琵琶记》等多次获得文华奖等重要奖项,并有多个剧目拍成电影,与观众见面。

  浙江越剧团、杭州越剧院、温州越剧团等也都有精品问世,《流花溪》、《梨花情》、《荆钗记》等均在全国获奖,并深受观众好评。最近,我省各大院团又编排完成《少年天子》、《十八双绣花鞋》、《春琴传》等一批新剧目,并有部分已经公演。

  在继承优秀传统剧目、积极编排新戏的同时,更多院团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拓宽表演题材,创新表演样式,融入时尚元素,探索新时期越剧的发展方向。浙江越剧团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了男女合演,《金凤与银燕》、戏曲电视剧《秋瑾》等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些年来,该团编排了多部现代戏,《日落日出》、《梨子熟了》等贴近现实生活的剧作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了广泛好评。

  2003年,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和余杭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越剧院联合编排了青春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这部剧改编自网络小说,不但对舞台设计等进行了革新,还融入全新的语言,在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上获得“新剧目大奖”和“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并到全国巡回演出。

  民营剧团如山花烂漫

  与公办院团不同的是,我省的民营剧团在农村找到了广阔的市场。它们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群众,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我省目前正式登记的民营越剧团有400余家,但实际上活跃各地的民间剧团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如越剧诞生地嵊州,长年性的和季节性的民营剧团多达101家,从业人员3600余人,全年演出3万多场,年收入达8000万元。

  民营剧团扎根于基层,为农民写戏,为农民演戏,在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培养起了自己固有的观众群。21日晚,临海小百花越剧团在汛桥镇搭起了戏台,为当地群众演出。虽然下着小雨,但还是有很多人赶来观看。据介绍,该团从年初以来基本上每天都有演出,每年都为农民演上三四百场。

  在不断的市场打拼中,民营剧团的“草台班子”越搭越精致了。如今,很多民营剧团舞台美术讲究,灯光设备齐全,而且连乐队都是成套建制,有些还用上了分声部的乐谱。更为突出的是一大批专业演职人员的加盟,使民营剧团的演出水平大大提高。在我省目前13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越剧演员中,孟科娟、王杭娟等就出自民营剧团。

  遍地开花的民营剧团已成为越剧界一大奇景,如今浙江的民营剧团从家庭作坊式的戏班子慢慢趋于规范,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在台州一带,常年来演出的各地民营剧团就有80多个,演出人员2000余人,并形成了相配套的演员经纪人、业余剧作家及流动民间艺人队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