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保姆与雇主之间的相处有着良好的传统。
“一身香云纱中装打扮,宛如上海石库门弄堂里中等人家的师母,一点不似保姆。看她手轻轻伏着小东家,那份自然的疼爱,早已超出主仆之情。”这是上海早期的保姆,旧时称娘姨。上海人家的娘姨,特别大户公馆人家的,都是世袭的:婆婆带着媳妇,老妈带着女儿,一做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即使告老还乡,东家还会定期寄生活费直到善终归天。
这种朴素的民俗和行规,虽从未列入任何文字章程,但中国民间个个都自觉奉行,不敢违例。特别如刻薄保姆这种事,一旦传开,东家会成过街老鼠,被人戳背脊。
这种东方特有的美好传统也留到了现在。沈阳市有一位94岁的老人,她几十年来在一个干部家庭做保姆,四个孩子都是保姆一手带大。如今,她年事已高,而且患病在床,她的雇主像对待亲人一样细心照顾她,并请来两名年轻保姆,照顾这位老保姆,亲如一家。担负保姆养老责任的,现在社会上也并不少。
但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讲究快捷简单,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企业和员工之间讲究界限分明的工作关系。也有人认为,人情因素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小恩小惠,会使管理上公私不分,让人际关系复杂化。比如,一个东家便向笔者诉苦说,钟点工向她提出借用浴室洗澡,她当然一口承应了。可是后来,有时回家一开门,会发现家里成了钟点工七姑八姨的快乐大本营。这个在浴室里洗澡,那个躺在沙发上边搓脚边看电视,家里的东西也被小孩翻出来玩,她很是后悔。从这个角度讲,在保姆关系中引入契约制度,也是一种进步。
但是,这并不因此意味着,东方式温情的相处之道便无价值,“我付出劳动,你付出报酬,大家互不相欠。”人与人的相处并不这样简单。人情社会有他的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内涵,“情与理”是矛盾的统一。东方式人情管理强调温情与爱心,正如在保姆与雇主的相处之道中,普遍存在的管理弹性和人情一样,东方文化阐释的人情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