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
省人大代表、平湖市缘绿生态
农业科技园总经理 沈根付
省政协委员、浙江工商大学
教授 郑勇军
主持人:本报记者 应建勇
开场白: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主持人:我省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何在?
郑勇军:按照我的理解,无论是“绿色浙江”、循环经济,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向都是一致的,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资源环境难以继续承受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今天,浙江经济社会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浙江经济发展到现在,正处在从轻型工业向重型工业转变的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将更为突出。因此,全面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是确保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沈根付:我省提出全面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非常必要及时。我从事农业生产多年了,最大的感受是,合理利用资源、善待环境才可能取得持续的发展。一些农民在农业生产时大量使用化肥,虽然当年作物的产量可能会增加,但最终会导致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主持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绿色浙江”,其抓手和着力点在哪里?
郑勇军:关键是要使政府和企业都有打造“绿色浙江”的动力和压力。首先,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应该改变,要研究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探索建立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包括资源环境保护指标在内的政绩考核制度,通过奖优罚劣,让各级政府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力和压力。其次,政府要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也要出台一系列制约企业浪费资源的约束政策,让企业也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力和压力。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尽可能选择一些附加值高、低污染的产业,对资源和环境承载要求较高的企业应避开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
沈根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真正实现,最终需要每个社会成员自觉增强“绿色”意识,在其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节约资源,并且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充分改进现有资源利用率。也就是说,只有社会中每一个个体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整个社会才会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创新应该成为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重要途径,要利用新兴技术淘汰落后的、资源消耗大和对环境破坏大的产业,实现清洁生产、低能耗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