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5日专电(记者 刘菊花)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公布的一项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在继续增强,但央行认为,居民储蓄属于“被动储蓄”。
这项调查表明,虽然有62.1%的居民认为存款利率“低”,较上季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是,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9.5%,较上季提高1.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加息时的调查持平,达到近两年的次高水平。央行认为,居民是苦于缺乏投资渠道,只好“被动储蓄”。
分析人士认为,储蓄意愿与居民收入、人口年龄结构、物价变动及预期、利率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相关。一般来说,低龄及高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因为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还要考虑居住、教育、养老、医疗等各项支出,因而具有较强的储蓄动机。而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恰好是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测算,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3岁。国家统计局2004年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我国30至34岁的年龄段人口最为密集。有专家说,这一年龄段对高储蓄率的贡献将至少再延续5至10年。此外,我国15至19岁以及25至29岁年龄段人口也相对比较密集,这意味着在未来5至10年内,另一波中青年人口高峰将来临。因此可以预计,我国未来5至10年可能会延续较高储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