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占少华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由于政府政策与公众舆论环境的不断好转,面向打工群体的民间服务组织的数量增长很快。在北京,除“小小鸟”外,还有“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北京农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等组织。而在珠三角地区,也活跃着十余个类似的组织。
那么,人们应如何看待这些民间组织?这些组织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呢?
“政府有些事情做不到,而打工群体又有需求,因此就有了这类服务组织的生存空间。”占少华表示,中国有一亿多进城打工者,如果农村另外1.5亿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来,数量将至少增加一倍。对于如此庞大的群体,单靠政府不可能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而这类服务组织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为政府“分忧”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黎建飞博士表示,研究表明,政府为农民工讨薪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政府成本和法律援助成本。“小小鸟”这种通过非讼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它对减少社会矛盾、降低社会成本及促使社会和谐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据了解,政府部门在这些方面已经有所尝试。2005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曾召开“建设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现场会”,会上有关部门宣布,今后西城区政府将通过奖励、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并允许区政府有关部门向社区民间组织购买服务。
“尽管‘小小鸟’目前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但还是要尽力争取发展。”魏伟说,“小小鸟”打算2006年去深圳开设分部,2007年去广州,而到2009年还将进军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