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当66岁的张慧廉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从温家宝总理手里接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奖状时,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这位来自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的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以其在杂交水稻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为浙江人赢得了8年来首次获得的这一大奖。
他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的印水型杂交水稻,已让无数农民从中受益。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规模种植以来,这一新型杂交水稻已在我国累计推广种植了3.65亿亩,增产稻谷64亿公斤,仅2004年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4700万亩,占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1/4,超过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10。
所有印水型杂交水稻都有一位共同“母亲”,那就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稻田里的栽培稻“印尼水田谷6号”。杂交水稻科研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一位不育系(“母亲”)和恢复系(“父亲”)进行杂交,然后再从千千万万的杂种后代中挑选出优良品种,由此选育出新的杂交稻。
“‘母亲’很难找,既要开花的时间好,开花集中,又要开花时的形态好,这样才有利于杂交。”张慧廉打了个比方。自197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人在野生稻中找到不育系、并于1973年选育出野败型杂交水稻之后,育种人员大都是从野生稻中去寻找这样一位“母亲”,而他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尝试——从现代栽培稻中寻找新的“母亲”。
当时,张慧廉只是湘西一个乡镇农技站的技术员,才学了半年杂交水稻,听说此事后,包括袁隆平在内的许多专家都非常诧异,认为难度太大。幸运的是,当时专家不但没有反对,还给予了他许多材料上的支持。
“我做事情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嚼别人剩下的馍。”有人笑他是“无知者无畏”,但张慧廉当时却是信心十足。
两年多之后,他终于在1976年首次从栽培稻中找到了不育细胞质,并由此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杂交水稻——印水型杂交水稻。此后30年间,他先后主持、参与培育了146个印水型杂交稻新组合,其中由他单独完成的有27个之多,这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
回首过往,张慧廉感慨良多,成功既来自于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更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好的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稻株不会在脚底下等你!”他说,水稻育种人员的工作很复杂,不仅要有很扎实的育种遗传学功底,更需要能吃大苦耐大劳,去想办法从农田里成千上万株水稻中,找到你想要的那一株,而它出现的概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十几万分之一。“不论用什么现代仪器,都不能代替用手一株一株地将稻株扒开,看个仔细。”30多年来,为了找到更多的优良品种,他几乎每年都有8个多月的时间要在农田里度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最近,他又开始着手培育新的印水型杂交水稻。张慧廉激动地说,“我最大的野心,就是让印水型杂交水稻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造福更多的农民。”
(本报杭州1月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