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和择业一直是高校毕业生的敏感话题。在网上搜索这两个词汇,就会出现诸如“‘先择业再就业’本科生慎用!”、“未曾就业先择业,现实吗?”、“就业之后择业路宽”之类的观点,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就业和择业的关系呢?
在浙江中医学院去年岁末的一场药学、生物类招聘会上,宁波海王星辰的小小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而公司想招聘的只是药店营业员。该公司代表对前来应聘的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首先要他们想清楚三个基本问题——即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岗位,是否能胜任这个岗位,是否能为公司创造效益。
仔细想想,这的确也应该是每个毕业生在求职之前必须考虑的。如果不经深思熟虑,抱着撒网捕鱼的心态将简历乱投一气,不仅加重了招聘单位浏览简历的工作量,而且也是对自己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很多大学生匆忙就业,然后又因为对工作岗位不满意而频繁“跳槽”,这不仅会给就业单位造成损失,而且对个人的成长也不利。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前还是应该做好准确的自我定位,适当地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尽可能先正确地择业,然后再就业。
当然,先择业再就业并不意味着“挑肥拣瘦”、“有业不就”,这种挑选必须以合理的自身定位为基础。现在有许多途径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进行自我定位:与导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尝试一下“职业测评”系统,它能从动力、人格等方面为你提供专业测评,给出你所适合的岗位特质和职业类型。归根到底,你要先了解自身的能力和性格,有清楚的工作目标和对职业前景的设想,然后再来评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位。
还有,实习也能很好地帮助毕业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树立准确的就业观。学生们通过实习,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对自身、岗位、社会都会有更合理的认识,将来在择业时也就会更慎重。因此,学校在给毕业生做好各种就业咨询、指导的同时,也应抓好专业实习这一重要的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院校在帮助毕业生自我定位、促进其职业发展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浙江中医学院已与15家用人单位签订学生就业和培养共建协议,建有系级校外就业指导委员会2个——这些举措,将给毕业生们带来更多适应社会和明确职业的机会。(胡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