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云和农民抱团外出创业
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贡献青春和力量
工地婚礼
开展烟花爆竹安全大检查
党员身在国门外 视频网络上党课
“并指成拳”提高教学质量
全省第三批503家重大 火灾隐患单位全部“摘牌”
台州党代会也设旁听席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起势良好
以先进性教育推动新农村建设
余姚安全生产三大指标全面下降
小山村的新蓝图
“平安浙江”写新篇
给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山村的新蓝图
——来自本报联系村余杭径山村的报道
  冬至刚过,我们来到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行走在翠竹掩映的村庄里,感觉径山村整洁漂亮了许多,水泥路铺到了农家大门口,许多农民房子瓷砖贴面,粉刷一新。村民们喜气洋洋地告诉我们,2005年径山村的喜事特别多:3个年轻人考上了大学;全村通过了杭州市市级生态村验收;村里饲养的1万多羽红毛鸡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村集体收入比上年增加了1/3,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12%。最让我们心动的是——

  15年村庄规划,

  描绘新农村美好未来

  在村党支部书记马仁祥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一本大开本的 《径山村2005—2020年建设规划》。这份2005年初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用铜版纸印刷,厚达百页,精心设计了径山村未来15年的发展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小山村的美好未来:

  规划中菜园农家乐旅游区、高塘坞生态农业观光区、径山寺风景区布局清晰,新农居错落有致,健身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各种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商铺、公厕、污水处理中心等均设计在内。为搞好这份规划,村里花费了20万元,并请专业设计院对现有的每一座房子、每一条道路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意见。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这份规划中的很多方面已付诸实施。

  漂亮的琉璃瓦屋顶,贴满黄色竹片的外墙,里面是雪白瓷砖铺地,外面是鹅卵石道路,这样漂亮的公厕已建了3个,完全是按照规划要求造的。

  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中心也建起来了,现在全村排出的污水已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里洪自然村,一条宽6米、长约2公里的道路直通山顶。这条投入40万元新修建的路让全村人受益。村民钱伟东告诉我们,以前没路,上山砍毛竹都要靠人扛下山。“现在好了,拖拉机可以直接上山运毛竹,再也不用我们一根根扛下来了。”

  “农家乐”,

  建设新农村的新产业

  径山村东临双溪漂流,南靠千年古刹径山寺,每年到径山寺的游客就达10余万人次。

  游客们迷恋径山村“雨嶂烟峦翠欲流,天开图画万山头”的景色,喜爱当地无污染的“绿神”茶、“红毛”本鸡、“绿地”笋干等生态食品,喜欢在村里住几天,吸点新鲜空气,吃几顿农家饭。(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2005年,省委、省政府号召把“农家乐”培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径山村的村干部们积极响应,引导农民搞旅游。目前有35户农民搞起了“农家乐”,并依靠“农家乐”致了富。

  我们来到2005年10月才开出“农家乐”的章法中家。章家三层楼的小楼房开出了7个客房、14张床位,每个客房都有独立卫生间。门前大树下,章法中还搭起了草棚,供游客品茗聊天。去年10月1日,章法中的“农家乐”迎来了第一批15个客人,收入500多元。

  隔壁厉荣夫的“农家乐”因为开得早,赶上了夏季旅游旺季,整整3个月,客人就没断过。杭州、上海来的客人们临走还喜欢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回去,厉家自产的茶叶、笋干有一半都被客人买走了。2005年,厉家仅接待游客一项就收入5万元。

  文明乡风,

  感受新农村的魅力

  径山村很整洁。走在村中,几乎看不到一片乱扔的果皮纸屑。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竖在草丛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给子孙留下一片蓝天、碧水、绿地”。

  2005年,径山村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花了很大的力气搞村庄整治,投入近60万元进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把一些不雅观的建筑物全部拆除。

  垃圾处理在农村是比较令人头痛的事,在这里却解决得很好。我们在村中看到,每隔20米,就有一个白色垃圾箱,每家住户门前,还有一个塑料垃圾桶,村民们已经习惯将垃圾扔在垃圾桶里。另外还有9名专职卫生人员每天巡回清扫。

  从杭钢退休回家的钱华富和老伴承担起了打扫卫生的工作,村里一年给1万元的报酬。每天早晨7点,夫妻俩起床把村里的路都清扫一遍。多年住在城里的老钱感慨地说:“现在村民的卫生习惯好多了,基本上没人乱扔垃圾,我们打扫起来方便多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最近村里还在考虑两件事,一是准备请专家上门给农民讲授一些礼仪知识,提高30多家“农家乐”的服务水平;第二就是编写村民手册,让村民变得越来越文明。

  蔡基欢家是径山村最贫困的几户家庭之一,每次到村里我们都要去拜访。走进大门,就看见堂前放着一辆轮椅。这是2004年底我们去访问时蔡基欢患小儿麻痹症的儿子志洪提出希望得到的东西。看来,在镇村干部的关心下,这一愿望已得到满足。蔡基欢上班还没回来。18岁的志洪在楼上复习功课,小伙子准备考大学。从他的笑脸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