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资源环境两注重
明确方向 认真谋划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省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新年的礼物
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将试生产
浙江首次评出十大新闻
国华宁海电厂首台机组正式投产
《浙江日报》2006年 发行量42.5万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资源环境两注重
本报记者 吴妙丽
  2005年,浙江经济发展的路径正转向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的轨道。这是追求和创造“绿色财富”的一年。节约、循环经济、环境友好这些过去不常使用的词汇,成了人们记忆中最难抹去的亮色。

  必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的最大发展,同时以最小的成本保护资源与环境。这是浙江面对高温下的供电压力、节节攀升的汽油价格、日渐紧缺的水资源、形势严峻的环境污染所悟出的真谛。

  2005年开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节水、节电、节能的措施,在全社会掀起了节约之风。9月,省政府发布《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确定了浙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11月,我省4个市、10个县(市、区)、20余个工业园区(块状经济)和100余家企业全面启动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省里还对涉及9大行业共430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制造”项目坚决予以“封杀”。

  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倡导下,从政府到企业、个人,节约的文章越做越精彩,循环经济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在节电、节水、节材、节能上做文章。绍兴县70%的企业在机器上安装了节电变频器,全县半年节电1亿多度,节约电费5700余万元。从细枝末节入手,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一年就省下2000多万元。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来自省经贸委的统计,全省2005年节电超过15亿度,节约电费8亿元左右。节约真能 “节”出真金白银。

  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上做文章。浙江绿环橡胶粉体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常温粉碎工艺,“吃进”废旧轮胎、“吐出”应用广泛的精细胶粉,生产过程中分解出来的合成纤维和钢丝,都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污水变电能、淤泥制成砖……这些方法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应用。2005年1-10月,全省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3%。

  不仅是工业,农业也开始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宁海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如今不再是烦人的污染源了。该县今年大力发展生态化种养业,形成了“鱼虾-贝藻”海水生态养殖、“猪牛-果蔬”循环模式,全县受益于循环经济的农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一种科学的资源观正在主导我们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浙江也注意到,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容易成为空洞无力的口号。

  2005年,我省首次将万元产值主要原材料消耗、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总量等指标引入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省委组织部也首次将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资源能源消耗账单成为经济决策的“风向标”。

  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成果的享用不再是“免费的午餐”,上游环境保护地区在承担更多保护生态责任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收益补偿。2005年,我省省级财政用于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资金总额达63.58亿元,比去年增长19.8%。

  不仅投入力度前所未有,而且在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还取得了重大突破。2005年1月,我省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8月,我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它不仅对我省各地近年来推行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规范和完善,还用制度约束以及经济手段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于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科学认识和高度重视,2005年,我省部署的“811”环境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列入重点整治的钱塘江水系水质明显好转,浙江蜜蜂集团、临海市水洋化工园区等通过技术改造都实现了达标排放。各地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企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实行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环杭州湾产业带、金丽衢产业带等建设规划都将生态环境保护纳为重要内容。

  我们有理由期待,沿着这条光明的路径,我们仰以生息的资源一定会继续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