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真相不会因记者遭袭而沉没

  据媒体报道,11月14日下午,多位知情人士爆料称,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施工现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调查记者王文志、程子龙遭遇袭击,记者手机被抢夺,王文志本人右手受伤。根据现场视频,面对记者“我们可以走吗?”的质问,一名项目负责人说:“我逮到人(记者)了,我逮到现场了,我能让你走吗?”

  据悉,王文志本人系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调查报道室主任,是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得主之一。11月12日,《经济参考报》刊发了调查报道《弹性垫层“一割就开”,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存安全隐患》一文。上述事件发生在王文志、程子龙返回合肥进行追踪报道期间。14日晚,中铁七局发出声明,表示高度重视媒体关于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报道,坚决维护记者舆论监督合法权益。中国记协也核实了记者人身安全,并表示继续关注事件进展,维护记者正当采访合法权益。

  记者节刚过,不少人也刚刚点赞过记者的社会价值,呼吁过保护记者正当采访权。不料话音刚落,中铁七局的相关项目负责人就呼过来“一巴掌”,令人遗憾。

  记者的合法采访权和监督权不容侵犯。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新闻记者持新闻记者证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为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

  舆论监督不是洪水猛兽,让人批评天塌不下来。面对记者的采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秉持开放、合作态度,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当然,记者采访本身也要遵循相关法规,符合职业规范。然而,在这起事件中,施工方不仅阻拦记者正常采访,还对其暴力相向。这种行为不仅违法,更是将舆论监督权和公众知情权摩擦在地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并非孤例。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舆论监督仍面临诸多障碍和挑战。一些单位和个人,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维护自身所谓的形象和政绩,对舆论监督天然抵触,认为监督就是找茬、挑刺,甚至不择手段阻挠打压。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改进,还会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这也表明,舆论监督保障机制还须健全。

  须知,任何一艘航船都少不了瞭望者,任何一片森林都不能没有啄木鸟,任何一个社会也不能没有舆论监督。媒体所维护的是社会公义。舆论监督之所以能揭露黑暗,是因为它背后站着光明,是想让阳光照到更多的地方。

  铁路施工质量关系到无数人的生命安全,如果真的存在建设材料“以次充好”,后果不堪设想。记者遇袭,只会让公众对施工方的怀疑进一步加深。对此,相关部门亟须迅速介入调查,在依法严惩凶手、还记者公道的同时,彻查“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真相,给全社会一个清晰的交代。如果查实确有相关质量问题,必须严肃追责,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彻底整改,不能留下一点悬疑和任何安全隐患。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真相不会因记者遭袭而沉没 2024-11-15 27184826 2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