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塑料瓶到废弃渔具,蓝景科技探索循环经济——
在海洋垃圾中寻宝
大半年来,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海洋事业部总经理陈亚红已经记不清飞到山东青岛的次数。当地多番邀请,提供项目、土地、办公场所等一系列招引政策,盼着他们“一路北上”。
蓝景科技为何出名?去年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荣获“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环保领域的最高荣誉,负责该项目的正是蓝景科技。
2021年,蓝景科技从浙江台州开启试点,一面发动沿海村民、渔民捡拾海洋废弃塑料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一面借助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搭建全程可视化的数字追溯平台和海洋塑料防伪认证平台,并取得国际认证,使废弃塑料瓶成为更可信的低碳环保原材料,市场商机由此诞生。
在蓝景科技,记者看到海上废弃塑料瓶经回收、储存、转运之后,由再生企业处理成透明状的塑料粒子“海小粒”。这些“海小粒”再由下游生产企业加工成各类再生塑料制品,如汽车保险杠、T恤衫、手机壳、办公椅等,样品挂满了公司展示大厅的墙面。
蓝景科技运维总监方敏说,很多注重环保减碳的企业愿意高价采购再生塑料,不仅能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品牌形象,不少国际企业还可以减轻塑料废弃税负担。
这一年里,法国某世界500强企业以数倍于原生塑料价格的溢价采购一批海洋塑料,制作成高奢化妆品的外壳;一家国际电子电器龙头企业,将采购的海洋塑料用于鼠标、键盘和手机部件制造;还有国内服装品牌“白小T”下单多批海洋塑料,开发跑步用的速干T恤等服装……目前,“蓝色循环”项目已串连起国内外237家企业,逐步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化开发。
市场前景越来越好,方敏却有“新烦恼”。
在浙江,海洋废弃塑料瓶一年的回收量约为1680吨,差不多接近天花板,很难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如何另辟蹊径?蓝景科技把目光投向了废弃渔网渔具。
“我们调研发现,废弃渔网渔具对海洋生态构成的威胁更大,比如有‘幽灵网’之称的尼龙渔网,多为一次性使用后即丢弃,浙江年回收量可超30万吨,这些渔网主要由尼龙构成,同样具有较高的再生利用价值。”方敏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事实上,针对废弃渔网渔具的传统再生企业早已有之,它们大多采用传统工艺,回收处置的再生塑料价格较低,主要为下游遮阳网、塑料桶等中小生产企业降低原料成本。相比之下,蓝景科技的优势,在于海洋塑料全流程可视化的闭环治理体系与区块链自证平台,以及国际高端市场对全产业链的规范认证,更容易打开高值利用的通道。
最近,蓝景科技在台州市黄岩区的海洋可持续发展产业园项目刚完成场地打桩,即将开启主体厂房施工建设。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计划投资3.3亿元,初期建设5条再生塑料产线,专门回收处置渔网、缆绳、浮球等废弃渔网渔具,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投产,年生产规模3万吨。
“这是我们的‘1号海洋工厂’,按照国家级‘未来工厂’的标准建设,将实现‘海洋垃圾进,海塑产品出’无人化运作。”方敏说,产线将采用自主研发的吸附工艺,分离海洋塑料中的重金属等杂质,让更纯净的再生塑料应用到更多领域,这样的工厂还布局到了山东和海南,预计总产能达到每年5万吨。
一直以来,生态环保项目投入大、产出少,缺乏经济效益,导致不可持续,“蓝色循环”正在打开局面。目前,从海上回收来的塑料瓶从最初的3分至4分升值到2角,收集塑料瓶的村民每月增收800元左右。蓝景科技还在探索开发“塑料信用”,这是一项国际信用体系,企业可以交易信用并实现溢价,反哺商业链条运转。
“蓝色循环”项目的成功,不仅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提供了一套全新解决方案,更探索出了一种可借鉴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今年8月,柬埔寨环境部正式邀请蓝景科技在当地开展国家级合作,为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打开一扇门。此外,蓝景科技还计划开发智慧防治系统,清除岸滩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与台州休闲渔船行业合作,开发海底废弃物打捞业务……
在守护海洋中,蓝景科技挖掘着更多绿色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