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人物

从外贸公司老板到农场主,嘉兴海归胡晓海——

“菜鸟”起步,拓展农业版图

  “不好意思,今年我们的橘子已经卖完了。”马上要到“红美人”柑橘收获的季节了,农场主胡晓海最近对前来咨询的客户说得最多的是这句话。

  53岁的胡晓海是浙江新理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嘉兴市南湖区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700亩果园的农场主。

  从湘家荡的星耘路拐进一条乡间小路,再穿过一整片果园后,眼前的景致突然变了:篱笆围起来的一小块菜地里种着西红柿、辣椒,石头砌出的小鱼池里,几尾锦鲤晃晃悠悠,旁边还有一间造型别致的玻璃房,胡晓海正一边对着电脑工作一边品茶,透过玻璃还能看到附近的河道、果树。

  这是胡晓海给自己打造的一方小天地。从小生活在城市,对农业技术一窍不通,12年前,胡晓海突然转换赛道,当起了农场主。

  “人到中年以菜鸟身份从头开始,勇气可嘉”

  “我这片农场三面环水,总共700亩,东边是400亩的翠冠梨,西边是200亩‘红美人’柑橘,剩下100亩种了雪菜等蔬菜。”胡晓海介绍。

  站在果园里一座3米多高的瞭望台上,他穿着蓝色休闲衫和蓝色休闲鞋,仿佛是一位来田园度假的企业家。

  胡晓海的经历,也印证了记者的感觉。他毕业于浙江大学,30岁出头就创办了自己的外贸工厂,并在美国办了贸易公司并定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美国的农场主,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外多年,越来越羡慕农场主的田园生活,所以我回来了。”2012年,41岁的胡晓海回到家乡嘉兴,创办了浙江新理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商标“菜鸟”。

  “得知他给公司和商标取的名字,朋友们都很羡慕,人到中年还能以菜鸟的身份从头开始,勇气可嘉。”胡波是胡晓海的多年好友,后来也来到七星街道工作,见证了胡晓海这些年的发展,对他十分佩服:“他从小很聪明,学东西快,做事踏实,真的很厉害。”

  走在果园里,记者发现,胡晓海的大棚和普通的农场不一样,外观特别高大,梨树间距达1米多。

  在胡晓海看来,不管做工业还是农业,前期都要打好基础,否则后面容易出大问题。

  那几年,不少农创客选择了价格高、市场好的新奇特品种,而胡晓海几经考察后却选择了翠冠梨和“红美人”柑橘。“和风靡一时的新奇特品种相比,大众化的水果才可能做到标准化,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做到薄利多销。”

  此外,胡晓海发现本地梨农的大棚普遍偏小,于是,他借鉴了美国和日本的现代农业技术,用CAD制图软件自己重新设计、定制了大棚,能更好地满足梨树的光照和通风需求,也方便后续机械化采摘、植保。这在当时非常少见。

  胡晓海还给果园超规格配置了7座水泵房,建起1000立方米的储水池,构建了一个小型水利系统。这些年,不管梅雨季、台风天下雨多么厉害,这片果园始终没有受灾。

  “管果园和管理企业一样,只是时间要更长,需要更多耐心”

  踏入其中一个大棚,记者感觉到地面高低不平,遍布杂草,还有苍蝇飞来飞去。

  胡晓海解释说,最近刚施过一轮有机肥,吸引了不少苍蝇。“杂草”其实是光叶苕子和黑麦草,等枯萎后变成绿肥能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肥沃的土壤才能结出硕果,高品质的水果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要种出高品质的水果,一定要走绿色、有机的路子。”这是俞美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果园的3位农技专家之一。

  俞美良在海宁种了30年梨,还担任长三角多家梨园的技术指导。和胡晓海打了多年交道,在俞美良印象中,胡晓海是一个善于倾听行家意见、做事思路特别清晰的人。

  跟着俞美良等农技专家,胡晓海从农业的门外汉,逐渐摸出了门道。

  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工业如此,农业也一样。而翠冠梨在嘉兴已经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怎么办?

  经过前期调研、评估,胡晓海给出的答案是:培养能持续、大量提供高品质的梨和柑橘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品质高的产量没有我们大,而且不稳定,量大的没有我们品质好。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来说,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普通梨园使用化肥,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容易遭遇土壤板结、梨品质下降等问题。而在胡晓海这儿,每年每亩地里光有机肥的成本就高达1000元,用于采购传统菜籽饼发酵、牛羊粪以及“杂草”等,几乎不用化肥。

  另外,梨园里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激素来“催熟”,而是开花后挂果满110天再采摘,让梨自然生长。这样种出来的翠冠梨,糖度高,含水量超过81%,皮薄肉嫩、口感清脆,各方面均远超普通梨。

  去年,胡晓海的梨在嘉兴市梨王争霸赛中获得金奖,这也是新理想首次获金奖,从种下第一棵梨树苗开始,这一步走了10年。今年,新理想更是走出嘉兴,在省农业农村厅举行的“2024浙江好梨”推选活动中获得金奖。

  “管果园和管理企业一样,做好精细化的日常田间管理,只是时间要更长,需要更多耐心!”胡晓海表示。

  “只要踏踏实实做下去,这片土地一定会给你回馈”

  高品质的产品永远不缺市场。这几年,胡晓海最头疼的问题,从如何种出高品质的水果,变成了水果供不应求。

  由于品质好、产量稳定,胡晓海的水果成了“香饽饽”,眼下主要通过大型连锁超市卖往全国。近两年,每年翠冠梨产量约150万斤,每斤售价约3.5元,柑橘产量30万斤左右,每斤售价七八元。2022年,胡晓海前期投入的3000万元回本了。

  今年夏天,受天气影响,翠冠梨的产量和品质比往年差了一些,但得益于良好的田间管理,新理想的翠冠梨受影响不大,一家客户之前订购了30万斤翠冠梨,价格也谈妥了。没想到上市后卖得太好,这家客户在原本合同的基础上主动提出加价10%,希望能在明年的订购中占得先机。

  然而,新理想的梨和柑橘一年就一季,700亩地的面积就这么大,其中的梨园已经是浙江最大的成片梨园之一了,如何能创造更多价值?

  请专业人员设计品牌形象和包装、进行无公害产地和绿色食品认证、建起果品专业分拣生产线和包装车间……胡晓海继续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根据梨和柑橘的大小和外观光滑程度,在专业分拣线上把产品分成A、B、C三个档次出售,提升整体收益。

  胡晓海发现,嘉兴人喜欢吃雪菜,而新理想所在的这片区域种植和腌渍雪菜的技艺已有300多年,在嘉兴地区小有名气。于是,他在果园里套种了一些雪菜,并制作成真空包装的腌渍雪菜出售。李博文是新理想的“元老”,多年来一直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在他的眼中,胡晓海是一个眼光独到、很有远见而且特别务实的“老板”,雪菜这一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仅是雪菜,眼下,胡晓海正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农业版图,计划将这片700亩的土地打造成一个集农业生产、科普教学、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农业基地,继续向自己的“新理想”进发。

  回顾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胡晓海说:“只要踏踏实实做下去,这片土地一定会给你回馈。”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6 “菜鸟”起步,拓展农业版图 2024-11-05 浙江日报2024-11-0500011 2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