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观点

离婚节目缘何受关注

  张萍

  近些天,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再见爱人4》成了热搜榜单的常客,网友对节目嘉宾展开了犀利点评,不少媒体也参与讨论。

  老话讲,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无论家庭内部有怎样难以调和的矛盾,维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离婚这件事,在社会评价中几乎等同于洪水猛兽般的存在。随着社会开放和包容度的提升,离婚渐渐变得不那么可怕,但很多时候仍是一个隐晦的话题。

  所以,对婚姻问题的公开讨论,才会如此吸引人。

  这些年关于结婚率、离婚率的关注度很高,网络上常有“不婚不育保平安”“婚姻能给女性带来什么”等极端说法。因此,社会更应该提供公开讨论婚姻家庭问题的机会,直面问题才谈得上解决问题。

  这档节目将婚姻中的争吵与无奈、对立与忍让拎出来,摊到大众视野里供探讨点评。观众作为局外人观看节目时,不仅是在给他人的婚姻“阅卷”,也在对照观察中给自己的婚姻来一次“体检”。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似的困境被看见,内化的痛苦被共情,稀缺的品德被肯定,付出的价值被重估。

  婚姻是感情的结晶,感情却并非婚姻的全部。财产的关系、资源的交换、长辈的相处、育儿的责任……婚姻外壳之下,涵盖着无比丰富的社会议题。进入婚姻之前该做哪些准备,进入婚姻之后该如何处理分歧,结束一段婚姻的根由是什么……如果不去探讨这些问题,糟糕婚姻带来的个体伤害,不仅破坏生命的体验,甚至会以负面数据、负面新闻的方式,带来社会的伤痕。

  一个离婚节目受到关注,恰恰说明大众对于婚姻关系的探讨需求迫切。而大胆展露这种需求,体现了当代人对婚姻质量的渴求。在催婚催得理直气壮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看到,还有一部分人在为获得高质量婚姻而努力。这种努力可能表现为审慎对待结婚、苦心经营婚姻,也可能是大胆走出婚姻。

  在当今中国社会,婚姻治疗还不普及,传统宗族或者大家庭的调节缓冲作用在弱化,很少有夫妻可以获得系统的婚姻问题咨询和支持。大众媒体或公益机构可以通过节目创设和公益咨询,弥补这种系统性的缺位,满足这类隐性的大众需求。

  怎么看待婚姻,最终指向的是如何塑造自己。所以,当诸位已婚/未婚人士,兴致勃勃在屏幕前充当“婚姻判官”时,心中是否也会思考同样的问题:我是这样的人吗?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8 离婚节目缘何受关注 2024-11-01 27163373 2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