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在再芬黄梅公馆对话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

  “如果说一座城市有灵魂,那么安庆的灵魂就是黄梅戏。”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她的再芬黄梅公馆,和长江文化考察队第三路的队员聊了安庆和黄梅戏的故事。

  200多年前,四大徽班就是从这里入京,最后发展成京剧。

  “梨园有一句话叫‘无石不成班’,这‘石’说的就是安庆石牌镇。”韩再芬说,“石牌镇曾经有600多处戏台。很多戏曲名家:程长庚、杨小楼,都在这里唱过戏。”

  来到安庆,刚好赶上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这个持续了32年的盛大节日,让戏曲氛围渗透进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就在我们入住的酒店大堂,进门就能看到巨大的海报和演出节目单,当天的重头戏是《女驸马》。

  一进再芬黄梅公馆,就被它的雅致惊艳,是那种能晒朋友圈的“出片感”。

  剧场外被设计成展示馆,韩再芬从10岁学艺到名震江湖,各个时代的照片挂满四壁。

  最醒目的是她的原创代表作《徽州女人》的大幅剧照;最有趣的则是书架上摆放的戏装玩偶,看着像是一套盲盒。

  走进小剧场又被惊艳到。舞台布置审美拉满,台下是舒适宽敞的卡座。坐下品一杯茶、看一出戏,立刻就有了“听曲文宝玉悟禅机”那味儿。

  舞台上都是年轻演员,副馆长余江平告诉我们,这里是年轻人的练兵场。

  “树上鸟儿成双对”“为救李郎离家园”,正在熟悉的曲调里看得津津有味,韩再芬老师回来了。

  因为艺术节,她接待了几波嘉宾,回到公馆时已经满脸疲惫,但是坐下喝了口茶,关于黄梅戏的话匣子一打开,又精神起来,竟然滔滔不绝讲了1个多小时。

  “安庆这个地方,文化非常深厚,也特别美丽。山有天柱山,水有长江,还有很多湖泊。我这个公馆旁边就是菱湖。”韩再芬说,“黄梅戏在这样一个土壤里成长起来,能走到今天是一种必然。”

  韩再芬喜欢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感觉,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她,叫一声“韩老师”,“但不是把我当明星,而是当家人。”

  在韩再芬的理念中,剧团就是一个家庭,黄梅戏和安庆是不可分割的。她曾有很多机会离开。20多年前《徽州女人》轰动京城,3年就演满了百场。彼时有不少单位向她抛出橄榄枝,但韩再芬没有去,一直守在安庆。

  “因为我觉得戏曲文化,是需要环境和土壤的。”韩再芬说,“200多年前徽班进京,为什么能发展成京剧?因为那时候的老百姓,没有别的娱乐方式。现在不同了,人们有太多选择。我们怎么吸引大家?在一座城市,把一种文化做成它的标志。让所有的人都认为,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这座城市就有了灵魂。想看黄梅戏,就得来安庆,我们就是天花板。”

  韩再芬确实做到了。她的再芬黄梅公馆,如今是戏迷朝圣的地方,许多人会坐高铁、打飞的来看。

  其实这里就是韩再芬待了一辈子的地方。从10岁开始,她就在这里学戏。

  “这就是从前的剧团,我在这里吃百家饭长大。”韩再芬说,“后来我把它慢慢改造成现在的样子,有了咖啡厅、展示厅。10多年来培养了很多年轻演员,我带他们每年去国家大剧院演戏,去国外演戏。”

  她和200年前的前辈走出了相反的路线。

  “我们不用进京了。就在安庆,守住黄梅戏的根脉,然后通过互联网把它传播出去。”韩再芬说。

  除了再芬黄梅公馆,菱湖旁还有一个大剧院,安庆师范大学开设了黄梅剧艺术学院,韩再芬任院长,这些共同组成了安庆黄梅戏文化生态。

  “把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做好了,它就形成良性健康的循环。一种戏剧,能够跟这座城市如此相融,在全国好像也很难找到。”

  就像她给安庆创作的《一座黄梅城》里唱的:“满城尽是戏中人,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

  (本报记者 郑琳)


浙江日报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00005 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 2024-10-23 27149327 2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