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南段

智能建造推动工程创新发展

  在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南段项目施工现场,你可以看到,一系列高科技、智能化的新设备成为工人的新“工友”。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如何建设和运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是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南段项目不断思考的时代命题。

  发展探路出题,改革创新来答。项目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基础,用智能建造助力技术革新,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化、数据产品场景化应用等领域提前布局落子,面向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多单位、多角色用户协同工作的场景设计,通过智慧工地物联网、数据融合双轮驱动方式,采用《浙江省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智控系统应用指导手册》智慧化管控模式,解决数据收集迟缓、沟通效率低下的难点,进一步提升工程整体“质”治程度与“智”治水平。

  智慧监测

  助力项目“再提质”

  “车重23800千克,材料净重18600千克。”踏进TJ03标三集中厂区,工作人员陈宇浩眼睛紧盯屏幕口中念念有词,屏幕上一串串数字来回滚动着。据了解,传统的进出料管理工作需要在车辆称重的同时人工录入车辆信息,耗时长且无法了解现场钢筋是否清点及清点结果,容易产生失误甚至作弊等问题。为减少人为错误和物料浪费,TJ03标段引入智能物料验收系统,通过项目管理平台与物料验收系统、集采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物资业务从供应商管理、计划管理到采购管理、现场管理、核算管理的全过程、一体化精益闭环管理,助力项目规范管理、降本增益、提高效率。

  为做好项目各项隐蔽工程的质量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引入了智慧云监测系统,实现智慧化管控。监测系统对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深度、垂直度、水泥浆比重、泥浆注入量及预应力管桩施工时长、实时深度、有效桩长、压桩速度、实时压桩力、桩端终压等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实时上传至工程智慧管理平台。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在水泥搅拌桩信息化系统大屏监测水泥搅拌的实时状态和各项数据,实现软基施工过程信息化、可视化、规范化、远程化管控。

  数控钢筋骨架片焊接机器人、盖梁骨架片焊接机器人、数控钢筋弯曲中心……在TJ02标段智能钢筋加工厂内,不见工人忙碌的身影,各类机械有序运转,标准化、智能化的钢筋加工管控,让人倍感新奇。“特别震惊!”钢筋操作工葛圣杰用四个字概括了初次来到智能钢筋加工厂的感受,“以前传统的钢筋加工厂,噪音、粉尘满天飞。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现在有了智能化设备,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那么干净!”葛圣杰感叹道。

  据了解,项目全线还有多个智能钢筋加工厂,通过采用一系列自动化数控设备将钢筋集中加工,实现钢筋生产、仓储、配送一体化,只需要少数工人进行监控和维护即可。这种智能化的操作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加工方案的同时,又减少了钢筋原材的损耗,节约生产成本。

  智慧工地

  安全监管有保障

  今年5月份,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南段获批台州市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这也是全市首个获批该试点的建设工程。自年初开始运营以来,项目开工报告、试验检测报告、评定报告等全质量流程电子文件都可以在该平台在线编制,有效解决了工程建造过程中参建单位多、海量数据处理等难题,实现业务数据实时传递及交流,为施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工程数字化建设中,项目开展阳光便捷计量试点,将工程计量纳入线上审批,对各标段工程量清单进行分解,并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规范计量过程,提升计量效率,相比于传统计量模式效率提升近5倍。除此之外,项目施工方腾达建设结合腾达建设云平台,定制研发适用于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南段项目的“智慧公路系统”。通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Revit”构建工程模型,对工程的主体结构、临时建筑及场地布置进行一比一重构,结合多个数据来源能够更便捷地进行BIM进度模型管理。同时将各个施工部位关键节点与专项施工方案相关联,实时展示方案编制及审批状态。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项目全面推进改革,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多措并举加快推动智慧工地建设,以数字赋能全生命周期管控,对项目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风劲好扬帆,跨越正当时,下一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强化创新驱动,积极探索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推动智慧工地全流程、全时段监管的运行成效,助力项目打造智慧型示范工程,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图片由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南段项目公司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智能建造推动工程创新发展 2024-09-30 浙江日报2024-09-3000005;浙江日报2024-09-3000007;浙江日报2024-09-3000013 2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