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才辈出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涵养
葛剑雄 编辑 李雅南
葛剑雄:1945年出生,浙江湖州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
浙江人才辈出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涵养
葛剑雄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在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而浙江文化之所以能够“超常发挥”,在人文、社科、科技等方面长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并反哺和丰富中华文明,其中一大关键要素在于“人”。
从影响力来看,浙江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是人才辈出。自东汉的王充,到宋代的金华学派、永嘉学派等,再到明清的王阳明、徐渭,近现代的鲁迅、茅盾等浙籍名人,奠定了浙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演进中的独特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中,浙籍人士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沈雁冰(笔名茅盾)与沈泽民是党内最早的兄弟党员。
从数量和占比来看,浙江在许多人才评定指标上走在前列。科举时代,浙江进士数量就很多,尤其明清两代,进士三鼎甲一度集中在江浙一带。东汉以来,载入史册的浙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籍人士占了将近五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又涌现出宗庆后、鲁冠球等一批杰出民营企业家,在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
浙江何以能人才辈出?这离不开人文环境的长期涵养。
一方面,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生存压力很大。这孕育了浙江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也使得浙江本土区域文化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创造力。浙江学者往往很务实,如黄宗羲等人主张“经世致用”;同时又富有创新和批判意识,如王阳明的心学和徐渭的书画,在同时代都是特立独行的,但最终都影响到主流文化,甚至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内容。
而在历史上三次大南迁特别是北宋的南迁后,北方的文人、士大夫南下,将发达的中原文化及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带到江南。经济和文化重心南移,为人文的繁荣、人才的培养和扩散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碰撞交流,浙江人的务实和创新更加凸显。科举制度被废除后,浙江的先进分子经上海等地赴欧美和日本等国留学,又回来建设家乡,把新事物、新方法引进到江南地区。根据我们的调研,早在民国时期,浙江的一些市镇已有民办杂志。在南浔发现的一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南浔研究》,是由一位小学教师带着小学生做的一个社会调查,在资料和数据采集上已相当规范。
另一方面,爱国、重教、诚信、和睦等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通过家教家风得到了传承。这在杰出人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本身并不是文化人,祖上也不是显赫的家族,但懂得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开创了一番伟业。他重视家风建设,曾传下《武肃王八训》《武肃王遗训》。钱氏后人世代遵循,善事中国、崇文尚学、重德修身,家族绵延至今,人才济济。吴越国末代君王钱弘俶秉承祖训,纳土归宋,使得一方百姓免遭战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均是钱氏后裔,不仅能力卓绝,还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奉献精神,为建设国家作出巨大贡献。
再如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在社会大动荡时期,他的父辈积极谋求出路。他的祖父和父亲曾一起到日本留学,哥哥在上海工作后,常常把一些进步刊物带回来给他看。这种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使他立下“救国救民”的志愿,中学时期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到上海上大学后主动加入共青团。后来,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转而又献身学术,苦心钻研,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奠基人。
总而言之,浙江之所以人才荟萃、代有人出,既与这些人物本身的才能有关,也得益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而这些先进人物又反过来夯实了浙江的人文优势,推动了浙江的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周宇晗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