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理论周刊

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中,须充分认识到用好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在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方面的重大意义,创新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挖掘红色文化,形成思政课教学“大资源”

  红色文化主要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式,不同形式的红色文化所承载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精神内涵、育人价值等都需要深入挖掘、梳理和研究。因此,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建立红色文化联建联学实践基地,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加快红色文化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构建起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大资源”,发挥红色文化价值引领、服务大局、咨政育人和创新发展的独特功能,是做好大思政课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思政课教学“大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所以,“大思政课”建设要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创新文化史料的运用,开展现场体验教学、推进红色研学旅行等,携手基地、场馆、大中小学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等互联互通、多点发力,形成移动的思政“大课堂”,推动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和革命历史融入大中小各学段思政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让红色文化发挥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的作用。

  强化协同合作,构建思政课教学“大平台”

  在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专兼职思政队伍建设、文化品牌凝练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思政课教学“大平台”,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一是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整合全国优秀思政课教师和国家红色文物研究中心专家力量,搭建各类理论研究中心、课程开发中心和集体备课中心,加强思政课教学专家库建设和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二是运用数字虚拟技术创新红色文化的运用,加强与教育部门和大中小学校协同联动,拓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力开展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革命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三是打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思政课教育宣传平台,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科竞赛、调查研究等活动,加强思政课文化品牌建设。

  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建设思政课教学“大师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思政课师资则是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做好大思政课建设,必须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个关键。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大师资”队伍,强化学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专职思政课教师和地方政府党政干部、纪念馆馆长、革命烈士后代、红色文化馆讲解员等社会兼职思政课教师通力合作,是办好“大思政课”的关键所在。

  发挥机制保障作用,进行思政课教学“大统筹”。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保障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的重要保障。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以机制体制一体化统筹工作力量,实现主体上的联动、资源上的会聚、效果上的合力。将运用红色文化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发展规划,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分工举措,落实督促检查解决“大思政课”建设主体多元化带来的盲区。加强考核评价,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程度作为思政课建设、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将纪念馆、博物馆等服务学校“大思政课”的情况作为场馆定级、运行保障和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维评估,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

  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

  用好红色文化,让“大思政课”鲜活起来,需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创新方式方法。借力新媒体技术,通过数字虚拟方式创新红色史料展示方式,让红色文化以鲜活立体的方式走进校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结合大中小不同学习阶段,将符合年龄特征的文化史料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国情省情教育,推出一批代表性课件、短音频、微电影、微百科、微纪录、动漫展等。同时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增设云展播教室、VR互动体验馆、虚拟仿真课堂等,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思政课“炫”起来。当然,也可把思政课搬到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红色研学中心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红色文化场景中观实物、悟道理、受洗礼。如浙江理工大学强化数字赋能“红色+”,上线“红传铸魂”品牌数字平台,持续系统地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紧密融合起来。在虚拟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要把红色文化所承载的历史事迹与党的理论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史事有机结合、史论相互印证,增强思政课的深度,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防止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走进娱乐化、形式化的误区。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5 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2024-06-11 浙江日报2024-06-1100005 2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