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镇海建立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交流机制

科技副总入企 产业导师进校

  本报讯 (记者 李华 共享联盟·镇海 房晓暾 通讯员 刘玲丽) “陈教授,好消息,客户试用结果出来了,完全合格!”近日,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教授陈旭接到宁波群力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吴俊的报喜电话。作为企业“科技副总”,陈旭带领团队和企业协同攻关近一年,产品总算拿到了“合格证”。

  聚焦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链群发展需求,去年以来,镇海实施“科技副总”“产业导师”双向交流机制,让科研与产业双向奔赴。

  紧固件是镇海的传统制造产业,竞争红海中,企业迫切需要向高端细分领域拓展。去年,宁波群力接到一个压铸机核心紧固件的订单咨询,此前这一产品依赖进口。“这个紧固件工作温度最高达650摄氏度,寿命要达到10万次,这是我们从没触及的领域。”公司总经理蔡玮说。恰在此时,镇海推出“科技副总”制度,经过科技部门牵线搭桥,公司与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达成了高强度宽温域镍合金紧固件的研发合作。在天大团队疲劳测试技术支持下,这一特种紧固件目前已通过测试并小批量生产。

  “让高校教授、科研专家担任‘科技副总’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通过点对点协同创新,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进得了车间。”镇海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镇海还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投贷保”联动等配套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

  “科技副总”入企的同时,一大批企业技术专家也走上高校、科研院所讲台,成为“产业导师”,助力破解人才培养供需“两张皮”问题,让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真正出得了实验室,实现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

  作为“产业导师”,最近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科技部部长黄朝晖又走进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参加一场博士课题的中期评议。在这个课题的开题阶段,正是经他的建议,研究方向定在了聚烯烃材料改性上。“聚烯烃在镇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研究内容可以更加聚焦产业前沿,研究成果也可以就地产业化应用。”黄朝晖说。

  “科技副总”“产业导师”双向交流,拉近了实验室与工厂的距离,也促进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目前,镇海区“科技副总”“产业导师”与受聘单位互动交流累计已超过100次,对接洽谈技术需求38项,并促成了一批项目转化应用。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科技副总入企 产业导师进校 2024-06-04 浙江日报2024-06-0400007 2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