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刊

关注“一老一小”

呵护社区里的“朝夕”幸福

  儿童和老人,一头连着“朝阳”,一头连着“夕阳”,都是需要关心照顾的群体。我省不少社区从“一老一小”着手,努力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呵护社区里的“朝夕”幸福。

  在杭州萧山区湘湖社区里的童乐中心,60多岁的居民吴大伯正在二层的百姓健身房等他的孙子。“小孙子每天都要来童乐中心玩一会儿,我等他时就在这健健身。”社区里除了童乐中心,还有个深受欢迎的小芽儿农场,是社区幼儿户外实践基地。为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问题,湘湖社区采用公建民营的可持续模式运营湘湖大食堂,同时也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为全龄群众提供优质、价廉、卫生的就餐服务。81岁的孙大伯是大食堂的常客,像他这样的老年人在普惠价格上还能再打折。湘湖社区老年人口超1400人,占常住人口18%以上。为提升“宜居”水平,回应群众加梯需求,湘湖社区按照“应装尽装、愿装尽装”原则,开展全域电梯加装工作。目前,社区加装电梯已达到155台,加装率高达72%。

  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小区像湘湖社区这样,通过挖掘、盘活利用存量空间来增建或扩建托育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设立智慧医疗服务站,设立“长者食堂”,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设施。据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规划建设决策部署,省建设厅以机关效能建设为牵引,全省域推进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集成落地,扎实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加快补齐社区公服设施短板,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在实际工作中,省建设厅以“5分钟~15分钟”公共服务生活圈建设为载体,动态开展城镇社区专项体检,定期发布市、县(市、区)城镇社区建设评价指数,采用“街道集中建设+区域共建共享+社区嵌入改造+空间分时使用”等方式,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社区公共服务“调查—评估—提升—反馈”的动态闭环,打造群众想用、实际好用的生活服务圈。

  在探索公共服务设施落地政策创新方面,省建设厅推进《浙江省城镇社区建设条例》立法工作,针对城镇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集成落地过程中基层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堵点难点问题,将当前未来社区实践中规划引领的有效经验进行固化,促进政策破题。强化运营落地实践,因地制宜推行社区综合运营商+“一老一小”等专项服务商协同模式,推动传统房地产企业、物业企业向社区综合运营商转型,鼓励专项服务商实行“网络布局、一心多点”连锁化经营,降低运营成本。今年还选取了一批意愿强、基础条件好的街道开展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工作,在街道范围内统筹开展社区运营,跳出社区看运营,推动在更大区域内统筹开展社区运营。迭代完善数字化贯通体系,持续推进公共服务数字赋能与提质增效,优化公服设施体检及管理功能,强化与相关部门公服设施信息共享,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能监测分析,形成“体检-提升-运行”线上数据链闭环。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加快全域数字化平台建设。

  目前,我省已累计开展7个批次1263个未来社区建设,建成未来社区501个,推出城镇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1910个,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主题社区和典型案例。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1 呵护社区里的“朝夕”幸福 2024-05-21 26854385 2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