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全省首批“安全发展铜鼎”,丽水获鼎数量为全省之最

丽水,何以鼎上有名?

  护航新征程,安全是头等大事。

  丽水市是浙江辖区陆地面积最大的设区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受暴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大,是省内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为更好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丽水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盯安全生产“遏重大、防较大、降一般”和自然灾害“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着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动全市安全形势持续向好,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死亡10人及以上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

  在最新出炉的全省首批“安全发展鼎”评定中,丽水市本级以及莲都区、龙泉市、庆元县、遂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均被授予“安全发展铜鼎”,获鼎数量为全省之最。

念好“统”字诀

全过程落实安全责任

  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未压实、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监管主体不明……

  一直以来,安全生产监管面临各种老矛盾新问题,如何把制度完善起来,把责任落实下去,尽最大努力防范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基层治理能力。

  “面对当下事故多发的情况,我们首创生产安全事故‘双说明’制度,就是要紧紧抓住安全责任这个‘牛鼻子’。”丽水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丽水出台安全生产“双说明”工作制度,倒查追究安全责任,推动问题闭环整改。该制度规定,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或发生较大负面影响事故的县(市、区)政府、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所属相关行业领域的市直部门(或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同时向市政府常务会议作出说明。

  这看似简单的说明,背后却是一套积极推动消除安全监管责任盲区、传导责任压力、为解决基层安全责任悬空不落地等问题的探索工作机制。近年来,丽水市多次约谈事故防控不力的县(市、区)政府,集中寻找问题症结、应对举措,推动实现全域安全。

  落实安全责任,不仅仅只在市级层面,走进基层都是办法。

  在遂昌,举行全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活动。上课期间,组织集体观看《矿山采空区坍塌事故警示教育片》等警示教育片;邀请安全专家对矿山开采顺序、矿运设施、提升系统、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把脉会诊和交流;组织安全逃生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复习……遂昌县通过入企送训指导,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安全管理工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龙泉,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四方责任”全落实纵深推进“全闭环”工作,率先完成应急消防与基层智治“141”平台的深度融合贯通,在平安法治板块下增设应急消防应用,设立5大模块设置9项功能,基层网格员通过登录基层智治“141”平台开展安全生产一般事项检查,实现全流程闭环。

  在莲都,组建包含村社应急消防管理员、驻村干部、社区干部及全科网格员的日常管理队伍,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自然灾害等风险隐患巡查以及避险转移、抗灾自救等应急消防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员职责,打通基层应急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统筹发展和安全,不仅要扣紧“责任链”,更要织密“监管网”。

  聚焦事故防控,压茬推进十大专项整治;聚焦基层夯实,扎实强化十大基础提升;聚焦严格执法,铁腕落实十大严管措施……丽水市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按照年度周期,在全市开展安全防范“三个十”行动,进一步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以制度强统筹,以行动促落实,推动全市发展安全环境提档升级。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4月24日,丽水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2.6%和26.7%。

念好“防”字诀 全方位构建防御阵线

  因地域位置特殊,丽水98.06%的区域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对此,丽水针对山区特色,创新手段,提升安全防控能力,全力推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及时将17种灾害致灾要素、23种成灾体、6种综合减灾能力等783.8万条数据录入系统,清单化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作为国家级试点,遂昌县邀请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和省第二测绘院专家组成技术专班,对录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系统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以确保清查数据的质量;作为省级试点,庆元县充分发挥基层水库巡查员、山洪灾害预警员、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气象协理员、灾害信息员等专业力量作用,以及基层网格员队伍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优势,加快完成清查工作,将数据录入全国风险普查清查系统。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久工作。一方面,丽水在全国率先发布《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形成统分结合、纵横覆盖的工作架构;另一方面,丽水创新构建常普常新“智汇普查”模块,推出“码上清”功能,通过“一码管理、一码更新、一码共享”,实现风险数据动态更新……

  3月8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表彰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丽水市获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

  此外,丽水还是全省最大的林区市和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市,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居全省首位,全市辖区9个县(市、区)均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

  “大伯,最近风比较大,是山火易发期,一定不要在供电线路通道附近使用明火,也不要在电力设施周边烧荒、烧纸。”清明前后,国家电网浙江电力(景宁)服务队队员为沙湾镇村民宣讲护林护线安全知识。

  巡线护林员人工巡,喊话无人机智能巡,绿电云监控线上巡……近年来,景宁县全力攻坚森林防火工作,针对森林面积大、起火发现难等难题,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前分析、研判和监控,队伍常态化靠前备勤,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

  对于山区县而言,把森林防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已成为一种共识。2020年,丽水市启动实施丽水市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历经两年多,全面查清了可燃物标准地、可燃物大样地、野外火源点、森林火灾、火灾减灾能力共五项风险普查内容;2023年,丽水印发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首创火场前线指挥部规范标准,规范现场指挥机制,合理配置工作组,重视发挥专家作用,提升一线指挥水平,为全省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照指引。

念好“联”字诀

全领域强化应急处置

  2022年6月20日,龙泉市遭受百年一遇强降水。合兴村干部在巡查时发现,一位残疾老人家后山存在一定隐患。但老人却认为自家房屋非常安全,几十年来都没有被大雨影响过,不愿撤离,在多方配合下终于将老人安全转移到了村级避灾点。两小时后,房屋后山出现塌方,房屋较大损毁。

  2024年4月5日,庆元县贤良村应急管理员在326省道上巡查时,发现里处洋路段有大量黄泥水渗出,且有少量碎石掉落。他一边将异常情况向镇里报告,一边在现场设置路障,对道路两端进行封闭管控。约20分钟后,该处山体开始滑塌,塌方量350余立方。

  这类成功避险的案例,在丽水市并不在少数。仅2023年下半年以来,丽水共有5起案例,因处置及时、成功避险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近年来,丽水探索形成隐患排查“1358”工作法,通过“前期排查+中期整改+后期监督”治理模式,实现隐患排查整改“底数清、情况明、举措实”,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信息联动,丽水建立了短时强降水致灾风险自动报警平台,实行预警叫应分级分类到户到人,达到“预警早一秒,风险少十分”预期效果;持续完善指挥体系,通过编制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部1+3+2体系构建方案和高等级预警叫应工作指引,在全省率先在市级层面将暴雨红色预警联动响应纳入应急预案;制定《丽水市乡级防汛防台自主响应工作制度》,建立“333”基层防御应对局地强降雨工作体系,从乡、村、群众三个维度激活防汛防台神经末梢,做到“乡自为战、村自为战”。

  “有了这份专属定制的防汛应急手册,台风来了我们也能未雨绸缪,做好快速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去年主汛期,莲都区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顺利编制完成村级《防汛应急手册》,并分发给莲都各行政村,让收到这份防汛手册的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这两年,莲都区全面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村级《防汛应急手册》编制工作,加快形成防汛防台“上下贯通、区乡一体”的整体格局,着力打通防汛防台“最后一公里”,打造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莲都”样本。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还要建强专常兼备的应急救援力量。

  今年1月,丽水市应急救援中心正式揭牌,突破传统的宣传模式,采用现代技术,全方位提供科学、生动、实用的安全知识和沉浸式体验,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特点的参观体验团。

  “建设市应急救援中心是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的需要,是发生灾害后能快速响应、及时救援的基础保障。”丽水市应急救援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是集应急物资储备、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队伍活动、安全生产考试于一体的应急救援综合基地,是浙西南综合数字化应急救援中心。

  在景宁,大均乡急流水域救援基地已成为省内外水域培训的首选地,累计开展各类水域、山地、小流域、应急救援培训265批次,培训学员超13000人次,举办省级以上救援培训赛事4场次。

  截至目前,丽水9个县(市、区)、丽水开发区和173个乡镇(街道)均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构建省域、市域、县域和部门之间合作机制,推动形成“一盘棋”应急救援体系。

  (本版图片由丽水市应急管理局提供)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丽水,何以鼎上有名? 2024-05-07 浙江日报2024-05-0700005;浙江日报2024-05-0700009;浙江日报2024-05-0700011;浙江日报2024-05-0700012;浙江日报2024-05-0700017 2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