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周刊

发扬“和合文化”在平安浙江建设中的底蕴作用

  今年是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加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创造更多经验。平安浙江建设如何实现新的跃升,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示范区如何打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打开了创新空间。创新推动平安浙江建设,必须在深化“三治融合”的同时,下大力加强全社会“和合文化”的弘扬和培育。

  “和合文化”建设的抓手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专栏《文化育和谐》一文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和合文化”蕴涵着“和而不同”的价值观、“琴瑟和谐”的家庭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的义利观。“和合文化”与平安建设具有天然的逻辑关联:弘扬“和合文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擦亮平安浙江建设的和谐特色;有利于调和价值冲突,彰显平安浙江建设的人文本色;有利于弥合道德裂痕,绘就平安浙江建设的幸福成色。从根植民间、关注民生、培育民风入手,从孝贤家庭、和睦邻里、积善群体、信义街市、息讼村社等“五项建设”抓起,并实施“五大行动”。

  建设“孝贤家庭”,实施家训传承行动。家庭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位。以“最美家庭”建设为依托,以好媳妇、好夫妻、好家风为重点,培育“和顺美满”的家庭文化。借鉴浦江“郑义门孝义家风”评价体系、杭州“拱墅家风馆”等经验做法,梳理规范具有我省特色的“郑义门”“南孔”“钱氏家族”等系列家风家训。同时,以村社为单位,进一步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现有文化阵地功能,建立一批家风家训展示教育基地,让优秀的家风家训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浙江的特色民风。

  建设“和睦邻里”,实施邻里共享行动。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是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以自然村、楼道、小区、网格等为基本板块,以创建“暖如春邻居”“石榴籽小区”等为抓手,构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助邻为乐的邻里关系。借鉴衢州市荷花街道“邻礼中心”、春江月小区“共享奶奶”等理念模式,以未来社区规划建设为依托,突出共享食堂、共享日用工具、共享维修技能、共享游乐设施、共享老幼托管空间等要素,实施邻里共享工程。可探索规范集住宅和共享要素为一体的共享邻里单元建设标准,通过先行试点,打造推广一批覆盖城乡、新老小区不同的共享类型。

  建设“积善群体”,实施褒善奖优行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慈善家、见义勇为者、志愿者、公益组织等为重点,培育怀善念、行善举、做善事的个人、团队和单位。借鉴湖州德清县民间设奖激励身边善举、孝举、义举,金华义乌市设立“爱心银行(道德币)”等做法,通过设立荣誉奖项、金融“最美风尚贷”、税收优惠、社会福利优待等激励机制,让“有德者有所得”。

  建设“信义街市”,实施诚信营商行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义是营商环境的文化底蕴。以商场、市场、商铺等为基本板块,以“和气业主”“无欺街市”“真品商场”“信义坊”等为抓手,以街市“小气候”优化信用市场“大环境”。借鉴杭州、湖州、义乌等地的做法,通过推出市场个人诚信码、规范诚信经营户认证挂牌、实施“红黑板”动态公布、普及市场“信义宣言”、开设“从商德育课程”等系列举措,强力推进企业、商户信用体系建设。

  建设“息讼村社”,实施息诉止争行动。息讼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理念,是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价值追求。借鉴杭州、嘉兴等地开展“无讼村社”创建和磐安县盘峰乡将依法信访纳入村规民约等做法,创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老娘舅、乡贤等民间调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同时,鼓励律师进入村社,常态化担当矛盾化解“志愿者”。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和“共享法庭”、无信访村居建设,引导基层社会形成“能上厅堂,不进公堂”的平安和谐局面。

  创新弘扬“和合文化”

  创新宣传方式,普及“和合文化”。在全社会推动“和合文化”的普及渗透。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构建以广电、报纸等主流媒体为基本阵地的传播方阵,创新网上直播、短视频等传播手段,推动“和合文化”宣传培育进家庭、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进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创作一批符合新时代舞台艺术的戏曲、戏剧精品,推出一批优秀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宣传片,推介一批吸引五湖四海的旅游目的地。依托相关高校、研究和出版机构,加强对“和合文化”的挖掘整理,与时俱进做好内涵解读。加强领导干部培训,推动“和合文化”进入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理念、职业规范。

  创新民间载体,引导大众参与。各具特色的节日和活动体现朴素的民俗民风。可由省级相关部门牵头收集整理各地特色典型,汇编成册宣传推广;动员商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建立社会发展基金,为各类民间文化活动提供物质和经费保障;加强群众文化组织机构帮扶建设,培育村社文化品牌,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从“大众化”到“艺术化”的升华。以杭州“邻里节”为样板,探索在全省设立“睦邻节”,开展“浙江一家人一家亲”活动,打造集孝文化、善文化、诚信文化、耕读文化等为一体的浙江民俗文化地标。

  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把平安浙江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将弘扬“和合文化”五项建设嵌入平安建设平台,纳入平安考核指标体系。坚持统筹规划、融合推动的原则,建立由政法部门牵头,宣传、文旅、民政、妇联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五项建设”中的矛盾问题。创建群众性评选表彰机制,政府拟制“五项建设”引导标准,在省市县三级定期开展“五项建设示范标兵”社会评选,主流媒体建立“光荣榜”,提升社会评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执笔人:周江洪、张秀梅,分别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法学院教授,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6 发扬“和合文化”在平安浙江建设中的底蕴作用 2024-04-08 浙江日报2024-04-0800005 2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