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两位从事历史经典产业的代表聊起新质生产力

一方绸一杯酒,话经典话创新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王世琪) “李代表,新质生产力这么火,你们有什么计划?”“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这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要求,今年肯定继续往转型创新发力。”

  8日,在浙江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燕遇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副部长李智慧,两人攀谈起来。

  一个专注丝绸文创,一个精通黄酒酿造,两位代表都来自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准备的建议不约而同地聚焦产业创新发展。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政府工作报告,都深刻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关系,这让两位代表的热情更加高涨。

  “以前提起历史经典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总觉得有反差,还会考虑能不能直接联系在一起,现在这种顾虑完全打消了。”屠红燕代表兴致勃勃,介绍起企业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我们研发的AIGC大模型,可以为全世界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丝巾且不重样。生产端,我们研发的无水印染一体机,减少污染的同时,生产一条丝巾仅需2小时,彻底颠覆了传统模式。”

  “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绿色化推动丝绸产业发展,实打实的新质生产力啊!”李智慧代表一边点赞,一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材料,上面写着绍兴黄酒的创新实践和推动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推动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数字化。但相比其他酒行业,黄酒在科研投入以及成果产出上还有不小差距,消费市场相对狭小,很难走进年轻人心里,好产品也难卖出好价格。”李智慧代表话锋一转,交流起遇到的困难。他希望政府在科研立项中对黄酒产业的经费扶持有所倾斜,鼓励相关科研院校、机构在黄酒基础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源,“有人才、有技术,黄酒产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向新质生产力迈进。”

  “尤其是人才。我们也希望政府能把企业主导的创新平台,与高水平国家级实验室、科学院等进行研发资源的打通,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人才流通与培养。”屠红燕代表深表赞同。

  “新质生产力肯定能让历史经典产业发新芽!”匆匆交流后,两位代表回到各自小组参与讨论,并约定回到浙江再探讨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更多可能性。他们心里曾经的那份疑惑,已经变成了笃定。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4 一方绸一杯酒,话经典话创新 2024-03-09 26699631 2 2024年03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