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火了”背后的逻辑
张萍
“哈尔滨火了”,成为这个冬天最不需要论证的事实之一。据新华社报道,元旦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面赶超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
游客对哈尔滨的热情升温其实是从负面的“退票风波”开始的。去年12月旅游冰雪季开始之初,因为游客在冰天雪地中苦等几个小时玩不上项目,哈尔滨遭遇“差评”危机。好在当地政府没有搪塞责任,负责人现场督导,紧接着是一封公开信,退票、致歉、改进,一气呵成。
之后,哈尔滨从官方到民间都在用行动兑现服务承诺、关心关爱“南方小土豆”:私家车免费接送、东北大叔嗲出“夹子音”、冻梨细心切片,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热气球、鄂伦春族驯鹿等表演轮番制造惊喜,把东北人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网友也回馈以海量的热情,用层出不穷的造梗发掘“哈式服务”的亮点。网络口碑的直线飙升,甚至把很多黑龙江人都“整不会了”。
为什么是哈尔滨?是因为提早准备抓机遇,还是因为真诚服务会玩梗?各路分析文章都试图从哈尔滨之火中得出规律性认识。纵观事件前后发展或许可以发现,这其中有城市努力的必然原因,也有网友推波助澜的偶然原因,但一个最底层的原因逐渐显现:研究好、建设好文旅消费的统一大市场。
观察旅游市场的“冰城样本”,可以看到统一大市场在旅游行业释放的潜力与魅力。从盛夏淄博烧烤“一座难求”到凛冬“南方小土豆”蜂拥哈尔滨,我国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其深沉广阔的力量显露无遗。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元旦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55.3%。但必须承认,并不是谁都能在统一大市场里大展身手,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要用好它,首先要认识它、研究它、建设它。
这个统一大市场,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东西南北中气候文化的碰撞,能创造“才上冰城滑雪,又到三亚冲浪”“春去福建学簪花,夏到新疆玩自驾”的多样性消费体验,“小土豆”变“小金豆”,在宾主尽欢中实现多赢。
这个统一大市场,需要市场服务的统一、市场标准的统一、市场监管的统一和消费者权益的统一。所以,商家抑制住趁季节性消费赚快钱的冲动,监管机构对宰客、涨价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坚决整治,服务从业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市民以客为亲、与客为友,这应该是文旅大市场的基本底色。
这个统一大市场,活跃着一群向往美好生活品质的朴实消费者。他们给点阳光就灿烂,不管你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热IP还是冷景点,他们享受到了优质服务就会变着花样地夸,会用一波接一波的热度,把城市推向网络“顶流”,让用心的服务获得应有的回报。
透视一个又一个消费奇观,国人应能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建设好统一大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善待消费者、客户、创业者,谨守法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也是各行各业快速长远发展的机遇。在大市场中寻找大机遇,没有坐等天降富贵的“天选之子”,只有“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的有心人,这便是“冰城样本”蕴含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