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家宴》,开启探味饮食文化之旅——
吃饭,也是一门艺术
本报记者 沈听雨
美食,是一种简单却真诚的世界语言。它能超越文化的差异,让人们心灵契合。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邀请对方到家里来吃饭,都是对友谊的进一步表达与认可。这种情感表达对恋家的中国人来说,更为深刻。欧阳修、苏轼最爱在自家的小花园里请客;孟浩然被老友盛情款待后,挥笔写下《过故人庄》;梁实秋到北京后,胡适每逢周末都会在家为他备上文火慢炖的徽菜“一品锅”……“请你回家吃饭”,一直是中国人对朋友的最高礼遇。
一道道美食里,传递着的是情感、记忆与文化。
不久前,以美食为核心的随笔集《家宴》出版。作者王珩聚焦于民国时期活跃在军、政、商、学、艺各界名士的日常生活,把饮食文化与历史掌故融为一体,不仅带来了遥远又亲切的民国味道,也让读者了解了张大千、王世襄、谭延闿、胡适、鲁迅等近现代名人的趣闻轶事。
翻开书本仔细品读,穿梭在那一段段时光里,仿佛身临其境与那些深沉可爱、高贵和逊的有趣灵魂展开对话,开启了一场探味寻根的饮食文化之旅。
一
把切成薄片的牛里脊用筛子在水龙头下冲洗二十分钟,打少许水芡,与泡发的木耳同时下锅,用急火热油快炒,红色的牛肉片就变得晶亮洁白。生炒牛肉片由此诞生。
用绍酒泡海米,酒多倒一些,使海米泡开后碗中仍有余酒,加盐、糖、酱油少许调成汁。取十颗肥硕的大葱,去掉根须,多剥几层外皮,仅留葱白,切段,每段长两寸,每根只挑下端最粗的两三段。用温火将葱逐段炸透,捞出控油,再将炸好的葱整盘推入空锅,与海米调味汁同烧至收汤入味,一道“焖葱”就做好了。
……
书中,这些菜肴在那一帧帧鲜活的民国生活场景里出现,让人垂涎三尺。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动有趣的味觉盛宴。
对美食,王珩一直颇有研究。她的上一本书《国宴》就从琳琅满目的国菜入手,呈现了中国古代宫廷饮食文化风貌及皇家美食背后的哲学意蕴。作为它的姊妹篇,《家宴》把视角转向了近现代文化精英阶层的私房菜,更加贴近生活。
“从2022年5月初开始动笔到9月底脱稿,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王珩告诉记者,她虽然写得快,但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2021年10月开始,她就在查阅文献、搜集资料,从元明清时期关于饮食文化的古籍,到近现代的人物传记等,都做了研读。
“一方面,我希望通过读不同版本的名人传记,做到对每一章的主人公的生平及思想有个全方位的把握和公允的评价,这样在选材上就能避开大家都熟悉的陈年往事,挖掘一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名士日常,可以让读者读出新意。另一方面,这样对某些具体事件的发生时地、参与任务等细节进行考证,也能做到客观严谨。”王珩说。
她透露,《国宴》《家宴》是自己“饮食文化四部曲”的前两部,接下来的《喜宴》和《素宴》将聚焦民俗文化等,继续记录更多生动鲜活的人间烟火。
二
王珩选的书中人是有讲究的。
张大千、王世襄、谭延闿、鲁迅、胡适等等,都是活跃在民国时期各个界别,且大众较为熟悉的人。不仅如此,人物籍贯和菜系分布也有对应关系,比如张大千是四川人、谭延闿是湖南人、王世襄是福建人,那么在写这些人物章节时就会自然而然重点介绍川菜、湘菜、闽菜。我们可以看到,川、鲁、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以及豫菜、晋菜、港台和少数民族菜品等都在书中有所涉及。
更让人惊喜的是,从这些与美食相关的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核,看到这些名士不一样的多味人生。
比如书本开篇,就写了张大千在晚年居所“摩耶精舍”宴请各界名人时,食单上的细节周到体贴;那一张就地取材的敦煌食单,则折射着这位丹青巨匠在艺术之外,对风味美食的执着追求。
又比如,笔不离手,烟不离口,横眉冷对,是鲁迅在世人心中的经典形象。但在王珩笔下的鲁迅篇章,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放下“匕首”和“投枪”的温情脉脉的恋人,一个管不住嘴巴的嗜甜如命的馋人,一个竭尽努力但阖家团圆梦最终破碎的伤心人,一个为买房还贷焦虑的普通人,一个刚健质朴又深沉可爱的周树人。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真实地平凡着。”王珩说,以往已经有太多关于这些人的宏大叙事,而她希望通过这本名为讲美食的书来为他们“祛魅”,并透过其日常生活中与饮宴相关的喜怒哀乐片段,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有趣灵魂,把那些被大家冠以严肃历史面貌的文人墨客们生动活泼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为重温民国情怀提供一个跳脱刻板印象的观察视角。
三
食物能承载记忆。随时间流逝,那些或浓或淡、或酸或辣的美食,带来的不仅是值得回味的味道,还有味道中寄托的情感。它们经过岁月的蕴藏与发酵,将成为美好生活最好的辅料与调味剂。
正如书中记录的胡适夫人江东秀的当家菜徽州“一品锅”和挞粿、鲁迅夫人许广平的招牌菜绍兴田园蛋炒饭等菜品,它们不但美味,也是做菜人味蕾深处的记忆,象征着他们与故乡间的默契。读完后,总能让人心底腾起一股暖融融的感动。
袅袅炊烟,满是人间烟火气。那些美食在细水长流的生活里,饱含着润物无声的贴心关怀。
还记得,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集专门讲了“宴”。其中有句旁白如此说道:写吃而不止于吃,由美食而及人事,贯通古今。
的确,从古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是一件简单却又有深意的事。
被称为“中华饮食文化之圣”的袁枚在辞官回到南京后,常常大摆家宴,宴请名流士绅来做客。为了保证品质上乘,他每逢在别人家吃到可口的食物,都会派家厨前去学习,并记下方法。多年后,他把菜单整理成《随园食单》,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周到用心;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擅长做菜的父亲也把对子女的爱放进菜里,通过宴席联络情感、宣布人生决定。一件又一件的生活故事,都在厨房里酝酿、在饭桌上表达。
再看《家宴》中,王珩根据鲁迅的日记做过统计,从1913年11月到1918年1月,他共接受挚友“投喂”成品熟食二十八次、鸭馔十次。这还不包括三天两头被邀至同餐,以及隔三差五收到火腿、鱼干、笋干、笋煮豆、辣椒酱等小食。在这年年岁岁的重复动作中,是一份老友之间的关怀和深情厚谊。
“饮食是一门艺术,它是味觉的艺术、美学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不仅能满足味蕾,更能触动心灵深处。”王珩希望借助这本书告诉大家,物质和精神本就是同构互补的,敞开心胸也敞开嘴,你的世界和外部世界就联通了。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