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从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演变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过程。能源科技在人类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未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尤其是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非常关键。

  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碳中和”成为共识,已经有151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或“净零排放”气候目标。我国也向世界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庄严承诺。而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能源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战略、政策等来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浙江省高度重视能源科技创新,去年成立的白马湖实验室主要聚焦能源和碳中和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积极发挥行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多能互补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方面,我们开发了数据驱动机器人合成能源环保新材料技术及平台,相关技术成果已得到运用;研发了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在浙江率先实现示范应用,并辐射全国;开发了高效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并在兰溪电厂建立了工程化验证平台;研发形成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制甲醇、乙醇、甲酸等绿色燃料或化学品,其中绿色甲醇燃料在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上得到应用,并推动绿色燃料在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工程应用;在绿色航运行业,我们研发的船舶尾气高效净化关键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也建成了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关键技术验证平台。

  可再生能源/储能利用方面,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形成安全、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和国家气象局合作,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报和评估模型,为提高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关键科技支撑;研发光伏组件自动化无损清洁、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等技术,助力新能源产业向“无废产业”目标迈进;开发了风电场高效规划设计优化与风电智能安全运维技术,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开发了熔盐储热装置,实现了长时安全高效储能,并加快推动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发了高效制氢催化剂、阴离子交换膜等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建成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绿电制氢中试平台。

  我们还开发了低碳综合供能系统,实现了园区多能互补智慧优化系统的工程化应用;建立了区域碳排放综合管控平台,为区域和企业碳分布、碳溯源、碳管理等提供支持;针对区域能源资源禀赋及用能需求,统筹考虑电能/热能/化学能转化及储能特性,探索构建多能互补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稳定供应体系,并针对不同场景提出相应的示范方案,如西北地区风光火储能源基地、沿海地区海-陆协同能源基地等;同时,构建了零碳能源岛和海-陆协同新型能源系统先行示范区、绿色燃料制-储-运-用基地、零碳产业集聚区等场景及其系统化解决方案。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新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作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2023-11-27 浙江日报2023-11-2700009 2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