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5版:专版

强蛟镇 全域旅游盛开“美丽经济”

陈 醉 吴 帅 吴立高

  “突突突”,出海渔船的马达声在清晨将你唤醒;站在山顶俯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横山岛,海风吹过沙滩、帐篷,还有直升机带你翱翔群岛……夏日,位于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的宁海湾景区又迎来众多游客,今年1到8月景区客流量超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000万元。

  宁海湾景区所属的峡山是一个千年渔村,曾经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捕鱼、养殖为主。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近年来,峡山村依托宁海湾景区全域旅游创建和“千万工程”的推进,实施了改善村容、发展产业、完善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一揽子工程,挖掘海洋自然资源,开发看海、赏岛、探寻海洋生物等一批特色体验项目,并加强镇、村、景区精细化管理,走出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子,全村2000余户村民吃上旅游饭,尽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小村也先后获评省3A级景区村庄、省非遗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迈入景区时代。

  环境美起来,产业跟上来,这是浙江20年来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培育美丽产业的“基底”。

  来到宁海湾景区骆家坑村,人人都会惊叹:“小小村庄,很艺术!”庭院侍弄得像花圃,把村子打造得像景区,当艺术设计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是四季美如画的山海风光。艺术化,这是骆家坑村探索的“美丽蜕变”之路。

  2020年10月,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吴立行的驻村打造,手把手指导村民搞设计,在骆家坑本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微加法”,小村迈出了艺术化、创意化的第一步。

  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人员被请进小村,为小村迈向“绿富美”赋能。宁海本土乡建艺术家潘晓燕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入骆家坑,本着“花海+财富”的概念,利用差异化花海种植吸引人气,打造网红活动基地。于是,大面积绣球花、大滨菊等四季花海、“泡泡屋”星空宿、“骆在花海”体验馆,一个个别具匠心的小景观、小项目融入到这个偏僻的小渔村。乡土气息叠加艺术氛围,让村庄瞬间美“出圈”,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强蛟镇的另一个渔村——下渔村,全村男女老少都被“美丽事业”激活了,全村人连起一条心,有力出力、有地让地、有计献计。

  村里已有50多户家庭自发“让地”打造十余处艺术节点,60余户沿海家庭让出自家院子拓宽滨海游步道,也有老人主动捐出寿礼礼金,乡贤教师整理渔村历史文化资料,全村老少义务参加劳动,村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很快,下渔村就清理出公共空间2000余平方米,打造串联艺术化景观小品20余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还建起了渔家嫂共富工坊,培育了一批渔家巧娘与文创带头人,还在滨海游步道布局旅游业态,培育海鲜餐厅和滨海咖啡馆,串联海景+美食+咖啡+音乐+饮品,打造滨海网红乡村客厅,助力村民增收和文旅融合发展。

  短短两年间,下渔村就从一个无人、无地、无钱的“三无”村转变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像这样,在强蛟镇因“美丽经济”华丽转身的故事还有很多,全镇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村落特色,它们都是“千万工程”推进中最生动的实践。该镇还专门设立1000万元专项扶助资金,实施“九村百宿全景”乡村旅游工程,把全域景观美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渔民增收与旅游业发展有机融合,打响“美丽振兴”攻坚战。


浙江日报 专版 00035 强蛟镇 全域旅游盛开“美丽经济” 2023-08-31 浙江日报2023-08-3100017 2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