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瑞安市仙降街道以多中心融合创新行政执法改革

“小支点”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

周琳子

  每周三,在瑞安市仙降街道,综合执法干部们到实地开展“综合查一次”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通过规范32个赋权事项的执法全过程要素,并针对仙降产业、人口特点,建立涉企检查清单28张,实战练兵之下,执法机制不断磨合、业务整合、队伍融合,实现检查频次降低40%以上,并在消防、农地等领域实现案件零突破。

  仙降街道作为经济重镇,人多、房多、企业多,基层治理压力大,优化营商环境的需求强烈。为此,在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的背景下,仙降街道根据自身特点,创新“多中心融合”模式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一个中心受理、一个中心指挥、一个中心处置、一个中心管理”,为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平安、服务等全方位保障,被评为温州最佳实践案例,并入选省级样板。

  围绕解决执法队伍分散、群众办事不便等问题,当地由街道党工委领衔“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党工委书记兼任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书记,通过机制创新、人员调配,打通“队伍重组、系统重塑、流程再造”过程中的各项堵点。与此同时,创新“N进1”的队伍管理机制,将全部基层站所纳入综合行政执法队,并与机关合署办公,整合形成党群服务、综治矛调、政务审批、综合执法等多中心融合的瑞安首个现代基层治理实体中心。

  在“街道绕着中心转,中心绕着一线转”方面,仙降推动执法场景一件事、基层治理一件事、产业管理一件事改革,基层治理合力成效显现:在防范风险隐患方面,当地组建由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等联合的“调解室”,借助本地国字号人民调解员的优势,仅去年在劳资纠纷类案件中推动人社、公安等执法力量及早介入,成功处置相关案件263起,涉及金额2000多万元;在产业发展方面,解决仙降时尚轻工产业合规成长需求,当地落地温州市首家街道级知识产权工作站,将专利授权办理时间从6个月压缩到7天;在安全生产方面,上线“码上查”信息化平台,箱包园及其首批11家企业赋码入驻,执法队员作为包保干部,分片分园、定人定岗保障安全生产;在依法拆违方面,助力老旧工业区改造,今年以来拆除307亩违建,新建产业空间36.7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实现多中心融合服务的提质增效,仙降整合了社保、户籍、新居民服务等群众办事窗口,所有事情基本能在一个大厅统一办理,实现一地解决所有事、一次办清不多跑。目前,服务窗口每天的办件量超85件,全年办件量可达23000件。同时,启动全程监管,全面推广落地行政行为码,实现检查结果、问题整改、处罚决定全过程留痕可溯。打造“清风护企中心”,在重点企业设置联络点,并开通“码上监督”的执法投诉渠道,实时监督涉企执法行为,努力以“小支点”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小支点”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 2023-08-04 浙江日报2023-08-0400007 2 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