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落户新政须做好“容”与“融”文章

  在民众的话语体系中,那些背井离乡在城市工作的人,常被称为“打工人”。假如有一天,所有的“打工人”,在哪里工作、居住,就能在哪里落户,并且平等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那无疑是巨大的社会进步,也是天下“打工人”的梦想。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全省(杭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到2027年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渠道进一步畅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此落户新政甫一公布,就引起广泛关注,可谓进一步将阳光照进了天下“打工人”的梦想。

  实施方案内容“饱满”,条条都是“干货”。无论是进一步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渠道,还是进一步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保障,抑或是进一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能力等,每一个“进一步”都让人看到制度创新的清晰刻度,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创新气息。

  说是制度创新,并不夸张。该方案是浙江省首个系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施方案,也是全国层面走在前列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省域实践。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是新闻,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也不是新闻,关键在于怎么转、转后怎么办?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吸引他们的不是“市民化”标签,他们转移也不为图个新鲜,而是需要实打实的公共服务。换言之,他们关心就业是不是更充分、居住是不是更安定、教育是不是更优质、医疗是不是更便捷、保障是不是更有力、文化是不是更丰富等。

  民有所呼,政有所为。实施方案围绕“六个更”目标,提出了12个具体指标,每个具体指标都可感可知。对于民众来说,他们关心的都是切身利益,比如就业、看病、住房、孩子教育等。而“六个更”一一对应了民众关切,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切实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方案还展现了更高的价值追求,不仅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要提升他们的认同感。相较于前三感,认同感最不易达到,更有赖于丝丝入扣的制度设计、不折不扣的措施落实、直抵人心的人文关怀。

  有容乃大,有融乃强。从现实反馈看,很多网友都对浙江“全省(杭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予以好评。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统一,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落实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落户及配偶等直系亲属随迁政策,这一制度安排彰显了浙江的开放与包容,也让更多的人有兴趣融入这片热土,干事创业,更有归属感。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方案反复强调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这必定是不小的开销,但是恰恰彰显了地方政府的担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普惠、均等、可及”理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既“还原”了发展的本质意义,还能为浙江推进共同富裕注入新动力。

  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新起点上,浙江发布实施这一方案,不仅展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气度,也具有丰富的探索示范价值,为各地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参照。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落户新政须做好“容”与“融”文章 2023-07-19 25987051 2 2023年07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