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义乌廿三里街道优化营商环境

“人才集市”解企忧 听民情

谭祉潇 叶梦婷

  “今天的‘人才集市’不仅有许多超级优惠的商品,还能让我与廿三里的优秀企业家们交流,找到心仪的岗位。”来自江西上饶的方邵伟说。近日,义乌市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举办“人才集市”,邀请部分人大代表、议政会代表搭台卖货,链接人才资源、精准吸引流量。

  今年以来,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围绕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结合“四大双千”活动,紧扣发展、改革、开放三大目标细分跑道,以“人才集市”为切口,通过“代表搭台问政”“代表搭台卖货”“代表搭台座谈”,助力街道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

  “在‘四大双千’活动走访中,代表们了解到辖区企业仍在用工方面存在较大需求,尤其是设计、研发、管理等岗位人才稀缺。”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主任邵锋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联合街道办事处组织“人才集市”,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求职者方邵伟在义乌打拼11年,他说,以前求职有到人才市场找招聘信息,也有进企业应聘,但是当天以“人才集市”形式面对面与企业老板直接交流还是第一次。

  “人才集市”活动是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发挥履职功效的一个生动实践。在“人才集市”中,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还设置了人大代表接访点与助推三个“一号工程”服务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当好“服务员”。现场,廿三里街道议政会代表楼素娟正忙着引导来往市民,而义乌市人大代表季雅娟正在服务点接待大家填写电子问卷。“小而精、专而优”的电子问卷设置了创新、改革方面的题目,以此了解当前的问题和情况,更好服务企业,确定调研督查方向。“大而广、无门槛”的现场问询,直接接访群众,通过“您现在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和“您希望我们能提升的建议”两个问题,更好地倾听民情民意,深入群众。

  “大家快来看,今天的价格史无前例,赶紧把握机会。”楼素娟是浙江母爱婴童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人才集市”上,她卖力地吆喝着。“在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就很少有这种亲自吆喝卖货的机会了,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找到了初入行业时的激情。”令楼素娟惊喜的是,还有不少前来咨询的人才在与她交谈后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人才集市”还广邀廿三里及周边地区的青年前来,成为“青春合伙人”。青年手工艺爱好者、乡村青年、非遗传承人、创意达人、美食博主、青年乐团纷纷出摊,琳琅满目的创意产品令人眼前一亮。00后东阳女孩吴旸婷的柠檬茶摊位前围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创意集市很对我们年轻人的‘胃口’。”吴旸婷笑着说,“‘人才集市’和创意市集相结合的方式,青年创业创新氛围更浓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交互动、生活服务的新平台。”

  “要注重专利知识的保护,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建议设立人才交流平台,让企业间的人才共同进步,更好地发展企业”“要鼓励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商品附加值”……集市活动期间,人大代表和议政代表们还就助推三个“一号工程”开展座谈,代表们踊跃发言,就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数字经济等方面交流自己的想法。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摆,我们计划将摊位摆到企业中去,真正服务好企业,从实处优化营商环境。”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廿三里街道以“一镇一品”特色人才工作创建为抓手,拓展思路,创新方式,充分激发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下一步,廿三里街道将继续开展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系列活动,展现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与风采。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人才集市”解企忧 听民情 2023-06-26 浙江日报2023-06-2600013 2 2023年06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