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市场监管局
“放心消费”激活力 发展动能更澎湃

  这是一轴雄壮豪迈、气象万千的浙江画卷。

  钱塘潮涌,浩浩荡荡,逐浪追高,力争上游,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奋进曲正在奏响。

  释放消费活力,增强发展动能。3月15日,2023年浙江省“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在杭州举行,此次活动以“嗨 消费”为主题,总结发布2022年度我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白皮书和典型案例,阿里巴巴、银泰百货等单位向社会作放心消费倡议,省市场监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银保监局发布202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举措。

  自2017年启动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以来,浙江高度重视放心消费建设,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放大数字化改革领跑优势,深入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一件事”改革,打造“浙江消保在线(消费宝)”重大标志性应用,全力提振消费信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上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先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创新之变

以数为马 打造消费新场景

  聚焦消费维权、消费环境建设、消费服务等基础领域,浙江以数字化牵引突破,打造消费新场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营造敢消费、愿消费、满意消费的放心消费氛围。

  在“浙江消保在线”数字化应用平台,通过数据集成、流程再造、业务优化,在实现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一件事”全程质控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购物、维权、参与等一站式、多元化特色服务。

  “浙江消保在线”包括一库、一图、一指数和两个用户端。“一库”是投诉、举报、放心消费创建以及“消费宝”使用集成数据库,“一图”是分区域显示全省消费状况地图,“一指数”指区域放心消费指数,“两端”分别是前端的“消费宝”和后端的“浙消保”。其中,面向消费者并提供相关服务的是前端的“消费宝”。

  假期去哪儿玩,吃什么买什么更放心,遇到消费纠纷怎么办?“消费宝”一站式解决。打开支付宝,搜索“消费宝”就能直接进入应用,这里设置了30余个栏目,提供40余项功能,链接各主要电商平台,集购物、民生、休闲、娱乐于一体。消费者上“消费宝”,无需切换,可一键直达各网络平台,实现便捷购物和服务。

  截至目前,“消费宝”用户数累计已超90万,发放各类消费券近2亿元。全省纳入培育的放心消费单位达23万余家,“消费宝”实现了全部线上导航。

  值得一提的是,省市场监管局与省信访局深化协作机制,贯通省民呼我为平台和全国12315平台数据,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宝”平台一键投诉,并可以查询投诉办理进度。目前,“消费宝”受理的消费投诉平均受理时效是1.38天,平均办结时效为1.84天。

  乘“云”而上,创新不止。省市场监管局还开发“放心消费在浙江”智慧平台,实现放心消费单位100%在线创建,实现从申报、培育、监管到评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持续迭代升级,迭代平台8个版本。

  务实之举

硬核出击 交出满意新答卷

  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投诉举报194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3亿元。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省市场监管局构建“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积极探索。

  直播电商等各种新业态蓬勃兴起,如何引导网络直播告别“野蛮生长”?浙江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服务引导。

  在杭州“放心消费直播间”,富阳的酒酿馒头、梅干菜饼等“乡村味道”通过直播卖往全国各地。

  杭州只是一个试点,浙江指导发布《直播电商管理规范》《直播电商选品标准》等团体标准,明确合规管理要求,规范MCN机构、主播行为;选树全省200家直播间开展“绿色直播间”创建,引导直播行业良性有序竞争,营造健康行业生态;把直播营销问题治理作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依法立案查处价格欺诈、无底线营销等突出问题案件3136件,移送公安等其他部门处理45件,有效净化了直播营销发展环境。杭州、宁波等地还开展“放心消费直播间”创建试点工作。

  同时,浙江组织开展了“618”、“双11”、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等网络专项监测,累计发现处置违法违规风险信息4608条;开展网络市场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销售禁限售商品、不合格“一老一小”用品等重点违法行为,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安全放心、风清气正的网络市场环境。

  加强网络直播新业态监管只是一个方面,围绕“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八大民生重点领域,省市场监管局集中执法力量,开展针对性执法打击。全年共查处案件2105件,罚没6572万元,移送165件,入选市场监管总局“铁拳”行动典型案例8件,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强消费维权规范提效。常态化开展投诉举报处置合规性抽查,下发问题清单,确保投诉举报处置工作闭环;编发《消费维权“你问我答”实务手册》,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研讨,大力提升消费调解能力,投诉调解成功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开发在线调解室,实现在线调解,全省组织“空中调解”1100余次。

  向上之风

凝聚合力 优化营商软环境

  向内发力,更向外借力。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企业、协会等共同发力,浙江营商环境迈向一流。

  “这下进货资金问题解决了!”宁波市余姚市红裕裘服厂经营户刘裕丰凭借着“放心消费单位”的称号,从余姚农商银行获得了170万元的授信,其中100万元为“放心贷”,70万元为抵押贷款。

  这是“放心贷”助力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省已建成放心消费单位23万余家,为鼓励更多实体店实现品质升级,省市场监管局深化与省农信系统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推出放心消费商户专项融资支持计划,创新“放心贷”金融产品,为放心消费单位提供足额、便捷、便宜的普惠金融服务。目前,已有72家农商银行与地方市场监管局达成战略合作,仅农信系统就为近3万放心单位发放信用贷超1100亿元,减息让利近4亿元。

  不仅有金融赋能,还有“政”“协”合作。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领域社会治理协同,探索形成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政—协—企”联动放心消费建设新模式。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2300余家经营实体成为放心消费培育单位,占全行业经营实体61%。

  全行业开展放心消费建设,指导动员经营主体自觉参与放心消费创建,组织放心消费建设培训会,推进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如今,“浙江珠宝”品牌在全国行业内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较大提升,以放心消费引导线下线上跨端融合,促进产业升级成效显著。如2022年1—6月,先行试点品牌“曼卡龙”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1%,线上业务同比增长73.91%。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作为“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的牵头省份,始终发挥引领作用,联合印发《长三角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协作行动实施意见》,联合起草线下无理由退货指引,推动我省放心消费环境建设走在长三角前列。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建成放心消费单位32余万家,其中我省23万余家,占长三角总量的60%以上。

  (图片由省市场监管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市场监管局
“放心消费”激活力 发展动能更澎湃
2023-03-15 浙江日报2023-03-1500007;浙江日报2023-03-1500006;浙江日报2023-03-1500014 2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