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施文美回应一线关切——

技术创新要“博士+技师”

  浙江富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柏荣:

  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自主技术创新。我在富钢分管创新研发,这些年公司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以去年为例,公司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15%,新增研发立项27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近15亿元。

  从一家传统钢材生产企业,跻身省级重点钢铁企业;从几乎没有发明专利,到近三年拥有发明专利总数超过100项……我们尝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但是,作为一家转型升级中的民营企业,我们在深度参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以靠单个主体突破;高端人才引进难度较大;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慢等。在您看来,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如何协同发展攻克关键难题,以及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该如何破题?

  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

  作为企业研发人员,技术创新是我最为关注的事情。这几天,很多代表和委员都聚焦到了这个话题,像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就表示,技术创新是小米生存发展之本,2022年汽车研发团队超2300人。

  这些年,我所在的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也靠着创新研发,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实现了从代工到研发自主产品的转型,生产的电梯开门电机产品在全球领先。

  多年坚持技术创新,让我们相信,企业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不少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很多是共性的。这次两会,我也带来了相关建议。一方面是建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要加强协同创新,从“单一作战”向合作共赢转变,确保科技成果转换接地气。

  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发展关键在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如何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下的一道必答题。

  我是从一名普通的嵌线工成长起来的,30年前我刚进工厂那会,对电机构造也是一窍不通。这些年,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有企业的重点培养,再加上自身努力,逐渐成长为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建立了拥有教授、博士、硕士的一整支研发团队。面对每天都在涌现的电机产业新技术、新标杆,我们也有自己的小目标,那就是把电机产品拓展到航空、航天、航海、深潜等领域。

  此外,企业同样也需要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解决技术创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建议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引才政策,可适当向中小型及成长型企业倾斜。同时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比如可以尝试“以技提薪”等制度,有效增加技能人才收入;又如吸纳优秀技能人才加入科研团队,形成“博士+技师”的模式,全面激发人才与企业双方的活力,最终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3 技术创新要“博士+技师” 2023-03-10 25508547 2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