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
每份建议都是履职的答卷
本报记者 蒋欣如
开栏的话: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在我省各领域,活跃着一批全国人大代表、住浙全国政协委员。本报今起推出《代表委员风采》栏目,看代表委员如何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
每份建议都是履职的答卷
本报记者 蒋欣如
见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时,他正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见缝插针,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完善履职调研建议。
葛明华走上过“代表通道”,并3次作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交流。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他的回答言简意赅:“在本职工作上展现代表风采,在履职尽责上彰显代表担当。”
答案不过寥寥数语,践行起来却不简单。过去3年,葛明华长期坚守在抗疫一线。2020年,他带领172名医疗队员支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任务完成后,又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继续战斗,成为最后一支撤离武汉的浙江医疗队。2022年初,富阳出现疫情,葛明华再一次主动请缨,于正月初一凌晨带领302名医疗队员出征,连续5天支援核酸采样,与其他团队一起保障检测结果日检日出,助力快速切断病毒传播链。
一线抗疫工作催生了数份切中疫情防控薄弱环节的优质建议。近年来,葛明华分别就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核酸检测规范化等提出建议。他也欣喜地发现,在建议的推动下,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出台。如今,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葛明华新的建议也在酝酿中,“我们应在疫情防控、病患救治中不断完善工作,如建立平战结合的医疗救治专家队伍、救治药品和应急物资保障机制、‘阳康’患者监测和健康维护等。”
除了聚焦自己的老本行,葛明华也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公共领域。2022年,在一次关于“浙有善育”的调研中,他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严峻,“一个孩子的问题往往影响整个家庭,必须妥善解决。”
调研回来后,葛明华马上前往高校接洽,与学者就这一现象深入研讨。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已有教育、卫健、妇联等多个部门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但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同,信息也没有充分共享。同时,部分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回避情绪,这也导致了问题更加严重。葛明华建议,明确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责任体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发挥大数据优势,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汇集部门信息,形成“智能分析—智能交办—智能处置”工作闭环。
每份建议都是履职的答卷。谈及未来的工作,葛明华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会牢记人大代表肩负的使命,为群众发好声、出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