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爆红,人工智能边界何在
刘晓庆
最近,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彻底火出了圈。上线仅两个月,其活跃用户已突破一亿,让曾经创造无数增长奇迹的TikTok都“自愧弗如”。吟诗歌、写论文、敲代码、进行数据分析……ChatGPT仿佛“无所不能”,这也让很多人惊呼:“打工人的饭碗是不是保不住了?”
ChatGPT最让人惊叹的,是它快速高效的内容创作能力,和“高度接近于人”的语言互动模式。抛出一个问题,只需数秒,它就能整合海量互联网资源,给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回答。有人评价它“比很多真人更能听懂人话、说人话”,和以往动辄“对不起,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的“人工智障”有着天壤之别。
这也再度引发了“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广泛讨论。技术面前,人类的恐慌和焦虑清晰可见。
面对未知,面对黑箱,焦虑的产生无比正常,就像行走在看不见前路的黑暗隧道中,高度戒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但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大可不必自惭形秽。迄今为止,虽然ChatGPT看似“聪慧异常”,但也有不少“硬伤”;而我们人类在文明演进中形成的智慧,更是这世界上独一份的珍贵。
在官网上,ChatGPT早已在“自我介绍”中坦言了自身不足:可能偶尔产生不正确的信息,可能偶尔产生有害的指示或有偏见的内容,对2021年之后的世界认知有限,并且还不具备对复杂和抽象系统的理解能力。这些不足,有些随着技术进步能迭代修复,有些则注定无法超越更无法取代人类。
ChatGPT的“模式化”无法取代人类的“差异化”。ChatGPT再“神通广大”,也只是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语言模型,其流畅对话的背后是大量文本数据,机器智能一旦被概念框架限定,就只能在既有框架内运行,有时难免落入“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而我们人类,生而不同,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差异性才让人类文明得以绵延、生生不息。ChatGPT可以写关于“童年”的文章,但我的童年里有蝉鸣、有星星、有蒲扇,你的童年里也许有糖葫芦、补习班、游戏机,这些又怎么能用固定的答案来形容呢?
ChatGPT的“理性化”也无法取代人类的“感性化”。人工智能的“智能”更多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类的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非理性内容。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我不具备自主意识,我的回答不包含意见或情感”。换言之,它可以模拟杜甫的写作风格,却模拟不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它可以解出一道客观题,但无法洞悉你此刻快不快乐;它可以提供事实信息,但无法代替人类作出任何判断和选择。而这些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感受力,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AI势必会终结平庸。人类自然有着无可取代之处,但仅从现实的就业上来看,一些重复性高、创造性及思想性低的工作,势必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过,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尽可能保持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ChatGPT的全球爆红也让我们感叹技术之强大。面对新风口,在普通人为未来忧心忡忡时,国内一些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却感到“心痒痒”。2月7日,百度公司正式官宣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但从模型的规模到效果,它与ChatGPT的技术仍有不小差距,这将是留待我们未来作答的一道科技创新突破难题。
最后,关于与人类的关系,ChatGPT自己就曾给出答案:“我不会替代人类,作为一个AI程序,我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困难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我永远无法用自己的感情去了解人类,也不能靠自己的判断去思考问题。只有真正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在那条看不见前路的黑暗隧道中,也许ChatGPT是给你提供光亮、指引方向的同伴,正视它、直面它、利用它,毕竟,人工智能的前缀依然是“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