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兔年说兔

  兔子在生肖中排第四,对应十二地支,则为卯,故又被称为“卯兔”。古往今来,爱兔者甚众,它被养在家中,绘入画里,写进诗文,拍成影视,虽时时出现,人们喜其模样、心性,久看不厌。2023年正是农历癸卯兔年。于是乎,兔子又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一月的风刚吹过,它便借由媒体、朋友圈跑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年关的临近,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它时而以照片的形式出现,时而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时而又以剪纸、糖画、邮票、工艺品以及一切可以呈现的方式出现,所经之处,尽皆洋溢着浓浓的年的味道。

  一

  汉字“六书”,“兔”字属于象形字。从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经过三千年的演变,字形较之从前已经相去甚远,但我们看这个字时,依然可以看出兔子的模样。

  将“兔”字写于纸上,只要不过分潦草,通过字的框架与轮廓,定然可以看出它的本相——隔着一段距离,也不知有多远,一只兔子静静地蹲在那儿。它竖着耳朵,仿佛在听风吟唱,又或者是在观察周围的动向,看看是否有“敌袭”。

  从情理上推断,兔子的旁边还应该有一些草。老话说得好:兔子不吃窝边草。就其本意而言,兔子不吃兔穴附近的草,想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幼崽不被天敌发现;但引申开来讲,也是与邻为善的一种体现。

  这种象形的用法还被人们用在给事物取名上,譬如古代车上勾连车厢底板和车轴的部件形如蹲伏之兔,人们即以“伏兔”呼之,简称为“兔”。《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当兔之围。”

  《说文解字》里对于“兔”的解释是:“兽名。象踞,后其尾形。兔头与[兔]  [比]头同。凡兔之属皆从兔。汤故切。”如果说以上所述都只是对兔子外形的描绘,那么借助一些字形相近的汉字,则能更好地理解兔子的其他特点。

  在“兔”字的底部加个走字底,它就变成了“逸”。什么是“逸”?“兔谩訑善逃也”。在“兔”字的顶上加个秃宝盖,则为“冤”字。什么是“冤”?“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于人而言,最宝贵的莫过于将心比心。造字之人站在兔子的角度,揣摩兔子的心理,感受它们的感受,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二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与兔子的形象相匹配的往往是聪明、活泼、可爱这些词汇。它安安静静呆在原地时是可爱的,在草丛里蹦蹦跳跳的样子也是可爱的。

  关于兔子,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儿歌:“小兔子,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只是寥寥数语,便将兔子的形象描绘得分外传神,而且朗朗上口,可读可唱。

  如歌词所写,可爱大抵就是兔子给人们留下的最直观也最深刻的印象。当可爱的小孩子遇见可爱的兔子,当真是相看两不厌。若是在街市里看见有人卖兔,孩子们多半会央求着大人给买一只来养。哪怕条件是拿自己心爱的玩具去换,他们也是愿意的。

  兔子性格温顺,安静美好,甚至还有点胆小,即便吃草时,也是竖着耳朵,时刻保持警惕。

  兔子的动作无疑是敏捷而迅速的,故而与它相关的词汇通常也带有这种属性,这从“兔起凫举”“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等成语里即可看出来。因为行动灵活,极难抓捕,仿佛有灵性一般,人们出于“多智近妖”的偏见,给它加了个形容词,称其为“狡兔”。狡兔三窟,多么智慧,又多么狡猾啊!

  当这种种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谁还能不喜欢它呢?有趣的物与事可以突破空间的屏障,兔子即是如此,不独中国人喜欢它,外国人也喜欢它,而且这种喜欢跨越了年龄的界限,从古代绵延至今。不信你且看它在书籍及影视剧里出现的频率,足以说明问题:它时而出现在童话里,时而出现在寓言里,时而出现在历史典籍,时而又出现在时下流行的动画片中……仿佛比起平铺直叙地陈述来,以兔为喻要显得更有说服力。

  三

  相较于现实中的兔子,文学作品、民间俚语里的兔子因为寄托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形象也要丰满得多。“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在《淮南子·说林训》里,兔子是不忘本的象征;赶兔子过岭——快上加快,拾柴打兔子——一举两得,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急了也咬人,在老百姓眼里,奔跑速度快、会居安思危、善良老实等则是兔子身上的标签。有意思的是,兔子的毛色不同,其隐喻也有差别:“王者德盛则赤兔现,王者敬耄则白兔现。”而在民间传说里,兔子更是多子多福、家庭和睦的化身。

  兔子不只行走于地上,天上也是它的活动区域。学生时代我曾读过“诗鬼”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里面就有这么一句:“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可见,至少在唐代,月宫中有桂花树、有玉兔的传说早已流传甚广。等到读书多了些,相关的知识也添了一点。其中就有傅玄《拟天问》所言:“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既是《拟天问》,想必《天问》里也有涉及吧,果然,上网略一搜索,发现屈原的《天问》这般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看翻译,这里的“菟”即为兔,当然也有说是虎的。从屈原生活的年代到现在,已经2300多年。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玉兔就成了月亮的代名词。“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单是唐诗宋词鼎盛时期,此类作品就多到数以百千计。

  抛却与月亮的联系,与兔子相关的诗句成语虽多,我最爱《诗经》里的那一句“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相比于野鸡的凄惨模样,兔子无疑要从容许多。可惜《毛诗正义》及后来的专家学者一解读,兔子倒替某些不良的人背了锅。

  文学作品里,兔子还曾以英姿飒爽的样貌出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里的两句诗,让多少人为之感慨动容?循着诗句回溯,一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画卷缓缓展开,画上记录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并且取得战功凯旋的故事。同是文学作品里,兔子还曾作为情感联系的纽带出现。“四大南戏”中有一出《白兔记》,讲述的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与妻子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这出戏文中,兔子化身为团圆的介质,促成了他们一家人的久别重逢。

  四

  当然,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承载的象征意义远不止这些,只是它到底是从何时开始进入人们视线与内心的早已无从考证。可以知道的是,除了《兔爰》,《诗经》里还有颇多与之相关的诗文。不过,这一阶段它多数时候是以食物的身份出现的。

  及至后来,人们开始关注它的内在。于是,兔子的可爱,兔子的狡猾,兔子的悲催,纷纷被记成文字,在书里、在老百姓口头广为流传。文学作品要有生命力,必须得走到人民当中去。由兔子衍生而来的兔文化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与兔子有关的诗词、画作、戏文、故事深受追捧,数量之多,可谓不胜枚举,且大多有所寄寓。

  其实,所谓的象征意义,就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兔子为喻体,表德也好,讽劝也好,言说的都是人心里的想法。

  我喜欢兔子,不只是因为它的形象,还与生肖有关。我们家里,母亲属兔,我也属兔;兔子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而我的阴历生日则是四月初四。虽说是巧合,这巧合也叫人欢喜。2023年是我们的本命年,再见兔子时,于岁月,于动物本身,不免多了几分亲近。

  民谚有云:“玉(遇)兔呈祥。”希望朋友们新的一年都能顺心顺意,所得皆所愿!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兔年说兔 2023-01-24 浙江日报2023-01-2400004 2 2023年01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