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者》为何值得被看到
丁莉丽
前不久,一部表现基层派出所的浙产电视剧《护卫者》在江苏卫视播出。与同类题材不同,该剧没有常见的惊心动魄的悬疑情节和惊险场景,也没有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警察形象,而是围绕一个基层派出所处理信任危机以及几位年轻人的成长这两条主线展开,呈现新桥派出所从“全国最满意派出所”被摘牌到重新被授牌的故事。该剧的独特性在于真实鲜活的基层生活日常被呈现于银幕之上,给观众带来了极为亲切的观剧感受。
新桥派出所的警察主要关注的是社区居民因楼上楼下的噪音导致的邻里矛盾、亲兄弟之间因赡养老人引发的家庭矛盾导致的情感纠葛等,以及企业员工受委屈引发的劳资纠纷等常见的社会问题。剧作不但聚焦于芸芸众生一地鸡毛的生活日常,而且以“贴地飞行”的视角去展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世态人情,以及每个人内心的无奈与不易,很容易让观众获得代入感和共情感。同时,剧作也从这一视角出发来观照警察的人生轨迹,打造可触可感的警察形象。
剧情伊始,三位大学生去新桥派出所报到,开启职业生涯。王吉祥一心想做刑警,被分入派出所十分懊恼,尤其是对还要接受师傅“传帮带”的要求不以为然;章苗苗身为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的女儿,进入警察队伍只是父亲强迫她“子承父业”的结果;骆歆身为“富二代”,则是出于对“警察”光环的向往。三位不同性格的年轻人在派出所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打磨,最终完成了蜕变。曾经的“愣头青”王吉祥洗去了傲气和偏执,变成了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基层民警;章苗苗成为了网红女警,也理解了父辈对这份职业的热爱;骆歆因为一时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使得他永远失去了当警察的机会,但他最终仍然找到了另外的方式延续梦想。年轻人沉入社区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得剧情升腾出浓郁的烟火气;而他们成长经历中蕴涵的共同生命体验,则成为引发年轻观众的重要共鸣点。
剧中的周建斌,正是“枫桥经验”的最佳代言人,而徒弟王吉祥不但从师傅的言传身教中领悟了这一工作方式,并通过阅读《枫桥经验》激发了更多的灵感,而写作《枫桥经验》一书的正是周建斌的师傅、徐晓静的外公徐先军。剧作通过这一组人物关系的建构来隐喻新时代警务工作对于“枫桥经验”的传承与创新,颇具匠心。而剧中关于“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目标理念、“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都是新时代对于枫桥经验的阐发与拓展。剧作艺术地演绎了以“枫桥经验”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方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过程,为立足浙江、聚焦平安中国建设的“枫桥经验”作出了全新解读和有效实践,对于如何开展当下的警务工作和基层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反映基层治理经验的电视剧,该剧与前段时间热播的《县委大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县委大院》以直面现实的锐利和力度感见长,而《护卫者》则以打造理想化的基层治理样板为旨归,但因其表现的愿景多于现实而显得有些“神化”,这也令部分观众感到遗憾。
观众不了解的是,其实这部剧的剧情内容脱胎于长篇报告文学《桥——“枫桥经验”55周年风雨历程》,该剧的编剧衣向东,也是这部报告文学的作者,提到在创作过程中前后采访160多人,剧中塑造的派出所“老中新”三代人物,都是他在现实人物的基础上提炼的,尤其是老戏骨张丰毅扮演的资深民警周建斌,其原型为宁波市人民调解协会会长潘明杰。而剧中的“楼上楼下噪音纠纷案”“云海大厦居民与物业公司纠纷案”“无良老板掌掴员工案”,也脱胎于潘明杰调解过的三个真实案例。电视剧《护卫者》值得被更多的观众所看到。因为,以“枫桥经验”为内核的警务模式,为我们如何打开基层治理新局面开拓了思路,这一经验永不过时。
(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