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的信任,让我越开越起劲
本报记者 邬敏 邱建平 县委报道组 吴丽萍 通讯员 吴文辉 整理
庆元县农村客运驾驶员
杨育何
老乡的信任,让我越开越起劲
庆元县城到龙溪乡,这条公交线路我开了3年,路上有多少个坑洼我都晓得。
这条线路,穿过了五大堡乡、岭头乡、举水乡、龙溪乡4个乡镇、19个村,来回得130多公里。山高路远,村民们到庆元县城,近的20公里,远的60多公里,往返城乡是一件麻烦事。大伙出门买菜、看病、走亲戚,都坐我这趟车。
每到一个站点,我总是会把喇叭声按得又亮又长,这是我和乡亲们之间的信号。除了一张张熟面孔,车上少不得载上米面粮油、鲜肉活鱼、肥料农药、种子苗木,还有快递包裹。
今年4月,春耕的时候,老乡们要种地。我从县城的种子公司运了好几百斤的水稻种子到龙溪乡政府,袋子里装着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甬优9号、甬优1540等,一到站,乡干部把种子发放给排队的老乡们。谷子一种下去,等到秋收,村民们一年的生计就来了。
今年是不容易的一年。乡干部告诉我,村民们靠在茶园采茶青、山里捡锥栗,每年可以增收2万元左右。可今年夏秋季,全省持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干旱天太长了,地里头缺水,龙溪乡里的锥栗树结的果子比往年少,减产了大半。好在老乡收得勤,价格稳得住,今年八九月份,光大包大包的锥栗就有6万多斤。
我每天要向县城运送新鲜锥栗2000多斤。车子一进村,老乡们骑着三轮摩托车拉来货,一袋袋锥栗往车上装,车上的边仓、后备箱全都被塞满了,车里还要装上十几袋,就连座椅底下的空处,也被挤得满满当当。
我的手机电话簿上存了百来个村民的电话,他们只要有需要,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龙溪乡西溪村里低保户杨成汀独居在家,一年到头都在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吃饭。养老中心临时停业后,他回家后揭开锅盖,发现自家很久没用的电饭锅已经坏了,他可急坏了。老人家脸皮子薄,不好意思向乡亲们张口,只好连夜打电话联系我。当时,我刚忙完一天的活,刚准备躺下休息,接到了一通电话:“育何啊,我家电饭锅坏了!没有这个东西,饭做不起来吃噶……”
“叔,你别急,我去店里帮你看下撒!”
接完电话,我立马起身骑上摩托车,到县城里的好几家电器店里找电饭锅。想到他一个人吃住,我就给他买了一个单人电饭锅。第二天一大早,我把锅放在车上,卸完货物后,第一时间就将电饭锅送到他家,告诉他怎么用,等老杨叔煮出喷香的米饭后,我再发车继续下一个车程。
我也给乡亲们跑跑腿,代买菜,代送药。村里老人牙口不好,只能吃点软乎的吃食,我去早市给老乡买菜的时候,会特别留意摊位上有没有粉皮,有的话就买上一些给老人家送过去;前些天,西溪村里一位80多岁的大爷痛风病发作,家里药也快空瓶了,我下班后跑到药店提前买好药,第二天开车送货的时候给他捎过去……
老乡总是念叨着我,这一年下来,好几回招呼我去家里头吃饭。他们从地里拔出一把把油亮的绿叶菜,也不忘给我捎上一份。
除了给他们带货送货,我更想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我是西溪村村委会副主任,看到村里的土地好多都撂荒了,长出了一人高的芦苇,前段时间,我带着村里好几个青壮年去地里头把芦苇秆子割掉,在田里开出几条小路,把20来亩的抛荒地开垦出来,撒上了油菜籽,相信来年春天油菜花开,地里会有新收成。
算起来,今年是我工作的20个年头了,1993年从部队退役后,我就来到车队工作。我老婆觉得这份工作太辛苦了,老劝我,开几年就不要开了,可我觉得吧,我今年才53岁,体力还吃得消,老乡的信任,让我越开越起劲,我还想着再干几年咧!
你看,仙居到庆元公路、龙溪到庆元的银屏山隧道工程今年底就快通车咯,通车以后,龙溪到庆元的时间能缩减到1个钟头,乡亲们很快就能告别“在山里坐船”的颠簸路,一大早从地里头掰下来的新鲜玉米,还能运到县城的早市上卖嘞!
(本报记者 邬敏 邱建平 县委报道组 吴丽萍 通讯员 吴文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