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底逆袭,变身爆款幕后军师
本报记者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陈洋波 整理
义乌市电商从业者
谢少鑫
谷底逆袭,变身爆款幕后军师
我一开始没想到,一个产品,通过推广营销,包装成网红产品后,一天就能卖几万单。对我来说,这个全新的领域,太有奔头了。
我是义乌市雅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潮汕人。2005年,27岁的我来到义乌创业。这么多年,一直在招商、办线下展会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疫情一来,很多线下展都泡汤了,业务量一落千丈。我逐渐意识到,靠“老路子”来经营公司,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变化了,公司到了迫切需要转型的时候了。
今年7月,我与合伙人一合计,决定转战电商,成立国货品牌爆品基地,并将基地位置选在了义乌最繁华的网红直播第一村——江北下朱。
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把源头工厂的产品拿过来,进行分析,打造成爆款产品。然后,再把爆款产品卖给下游公司,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
不过,要想打造一个爆款,过程并不轻松。一款产品到我们手上,我们会从它的颜值、功能、品质、包装等多个维度,判断其成为爆款的可能性。然后在网上各大平台搜索类似产品,看看它们的销量如何。接着就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通过不同渠道进行试卖,最终选择最佳的销售方式。
从7月1日开始试营业到7月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运营模式的创新,让我们的基地拥有了高达上百家的源头厂家,还吸引了近万家的下游公司来我们基地进货。当时我太兴奋了,第一个月的红火生意,证明我们的转型是完全正确的。
日用百货、美妆、网红食品、小家电……什么会火我们就卖什么。今年夏天,我们推出了一款“开瓶神器”,因为操作方便,开瓶后瓶盖不会变形,一下子就成了网红产品,一天就销了8万单。类似的爆款,还有很多。
正当我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疫情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来势汹汹的义乌“8·2”疫情,给整个义乌按下了暂停键。那段时间本应该是客流量最大的时候。错过黄金期,损失很大。那场疫情刚来的几天,我整夜整夜失眠。看着窗外一片寂静的江北下朱,再看着公司几十个员工的工资表,真是满满的无力感。
每天打开微信,一大波来自全国各地的供货商和买家的未读消息等着我回复。“物流正常么?”“这个样品能发来看看么?”“库存还够么?”
但生活再难,也要继续下去。很快,我便从颓废中“清醒”了过来。疫情把客商挡在了门外,把我们关在了家里,但不影响继续做生意啊。主播、运营和客服不能出门,那就居家办公,线上直播带货、接单、维系客户。
我的一个员工,住的公寓只有20多平方米,离公司不远,走路不到10分钟。疫情发生后,她马上把直播设备从公司搬到了公寓。她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只要设备在,哪都能直播。
我还在全国招募了10多名带货达人,让他们帮着打造爆款,继续卖货,弥补流失的线下客商。一开始,不少大牌的网红主播觉得新店没流量、没名气,我就承诺疫情放开后,他们来义乌工作的话,就包吃住、包路费。
不止是我。当时街面上空荡荡的,一切都静了下来。不过,与这一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室内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疫情,并没有阻挡江北下朱电商人的创业激情。
政府也很暖心。那段时间,江北下朱所在福田街道组织了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队伍,为我们送物资,喊我们定时做核酸,还帮我们解决网络、物流等难题。多亏了他们,我们才能安心宅家做生意。
也是那时候,我还在新闻里看到,在义乌方舱隔离的一位老板娘,因为要赶制巴基斯坦老客户一笔200万件的订单,隔离前收拾行李时,随手把一批货装在行李箱带走了,无聊时便串珠子赶货。
义乌人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也凭借这份坚持,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就这样,20多天疫情,公司闯过了难关,稳住了阵脚,还接了不少新单子。
后来,每天线下来找我的客户也开始络绎不绝,既有希望在他这里展销产品的源头厂家,也有全国各地来选购爆款产品的买家。如今,在短短6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就有了600多家源头厂家供货,7万多家下游公司在我们这里买产品。
这一年过得很不容易,但收获也是巨大的。公司转型成功,意味着以后不再单纯依赖展会经济,而是可以两条腿走路。这一年,我千方百计地“抢”生意,像是经历了一场梦。
产品不好可以换,平台不行可以换,物流不顺也可以换,选择永远比困难多,义乌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希望义乌明年会更好,我的2023年会更精彩。
(本报记者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陈洋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