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临平乔司:闲置土地
孕育都市中的田园梦

  应雨芯 曹觉珏

  最近,杭州市临平区乔司街道杭海路社区居民王静兰多了个每日必去的“打卡点”。下午四点,从乔司幼儿园永和院区接上放学的孙子,祖孙俩都要到新建成的户外田园空间“一亩田”看看蔬菜长势,玩会健身器材再回家。

  “这儿以前堆了很多杂物,土地也灰蒙蒙的。风一吹,沙土还会飞起来。”王静兰十分感慨,“短短3个月就大变样了。”

  曾经的“灰土地”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都市里的田园梦?将闲置土地“用”起来是第一步。

  过去两年间,杭海路社区先后入选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杭州市第一批未来社区。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杭海路社区秉承“延续农耕文化”理念,将原有景观差、土地利用率低的30余亩闲置土地,打造成集“一亩田”农耕体验、红色文化基地和网信普法基地于一体的城市田园。

  “‘一亩田’在城市中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游玩场所,是打造未来社区的重要场景之一。”杭海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吴远介绍。

  有了土地后,如何用“活”?村社党建联建至关重要。

  田野的内行人自然是老农民。朝阳村距离杭海路社区只有不到3公里路程,有许多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老农民。村里的新三蔬菜花卉专业合作社运营经验丰富,与社区对“一亩田”的多样化需求恰好吻合。

  经乔司街道穿针引线,杭海路社区党总支与朝阳村党委一拍即合,开展村社党建联建。“一亩田”遇上内行人,焕发出勃勃生机。

  邀请专业机构检测土质后,依据土壤特色,结合“多元化、多样化”需求,“一亩田”划分出菜园子、菜篮子和粮袋子3个区块,分别种植适宜的蔬菜、粮食作物。微灌系统覆盖了每一垄田地,提供精准灌溉。

  “青菜、紫甘蓝、莴笋、豌豆、小麦……‘一亩田’里种了20多种蔬菜、粮食,光萝卜就有6个品种。”朝阳村党委副书记俞国祥介绍,“‘一亩田’向个人、家庭、企业、学校、单位都开放认养,现在已经认养了20多亩。认养土地的居民可以自己种植,也可以委托我们代种,很受欢迎。”

  “一亩田”的玩法不止于认养。围绕田野这一户外场景,村社携手展开农耕体验、邻里互动、老幼融合、健身休闲等一系列活动,并设立研学体验基地作为校外“第二课堂”。近日,丰收邻里节活动在“一亩田”举办,邀请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参与,采摘第一批成熟的蔬菜,亲身体验农耕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

  “一亩田”还以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为核心,设立多处文化墙,丰富农田景观,并设置有关二十四节气、农业科普等宣传栏,让知识悄然入心。

  如今,来城市田园亲近自然、散步游憩,已经成了附近居民的日常。“这儿的蔬菜我孙子已经全都认识了。”王静兰说,“生活在城市里,‘一亩田’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田园梦。”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临平乔司:闲置土地
孕育都市中的田园梦
2022-12-20 浙江日报2022-12-2000004 2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