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今日舟山

岱山梯度化培养海岛青年技能人才

师徒结对传帮带 以老带新促成长

虞佳茜 张灵姬

  “干技术活要能吃苦、能战斗,老师傅带新徒弟,带得好不好,关键看徒弟有没有把匠人精神传承好。”日前,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机械维修二部动设备区域主管郝振锡这样说道。

  刚40岁出头的郝振锡已成功带出9个杰出技工徒弟,现在每位徒弟都能独立完成操作,成为部门中的技术骨干。身为导师的郝振锡今年被授予“舟山市优秀导师”的称号,成为全市14名优秀导师的其中之一。

  “我从一个实习副修成长为钳工8班副班长仅用了3年时间,还获得了‘浙江省青年工匠’等荣誉称号,都靠郝师傅教我真本事、领进门。”蔡鸣是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一名钳工,也是郝振锡的徒弟,现已经成长为舟山市首席工人。

  针对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国家战略项目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岱山县不断探索“以师带徒”模式,针对35周岁及以下在校青年、实习青年、上岗青年,通过名匠签约结对、工匠学院导师培养、大师工作室陪练等方式,将职业技术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岱山名匠等技术培训资源集结起来,构建“学制学习+校企联培+名师结对”梯度化青年工匠培养模式,帮助青年技能人才从学校象牙塔走向企业岗位。截至目前,岱山县已成功结对师徒190余对,覆盖水电工、焊工、管钳工等5个工种,行业领域22个,不断激发这项传统工作的新活力。

  今年年初新一批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如期在岱山职工技能发展服务中心举行。电工领域20对师徒现场签订《师徒协议书》。除传统形式的企业内师徒结对外,岱山县还加快推出师徒结对的工学结合人才梯度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成立“岱山工匠学院”,从行业企业的生产一线聘请高级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职校青年学生的师傅,搭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将课堂搬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帮助青年人才提高职业技能。

  “依托县内职业技术学校,打通了技校到企业的绿色就业通道。”岱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跟师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直接留在企业就业,既解决了青年人才就业问题,又缓解了企业技能人才缺乏的难题。”

  近3年来,岱山县“以师带徒”梯度化培养35周岁及以下技能人才6000名,向全县120余家重点企业实现定向输送,促进外来技能人才留岱率超70%。


浙江日报 今日舟山 00023 师徒结对传帮带 以老带新促成长 2022-12-16 浙江日报2022-12-1600012 2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