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科学内涵与提升路径
李意 编辑 周宇晗
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是社会大众在感知、接受思政教育过程时对思政课教师持有的总体印象,集中体现了我国立德树人与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要求,反映了党和人民对思政课教师的期望。构建好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科学内涵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形象能否成功构建,直接影响思政课育人的成败。
思政课教师是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拥护者。思政课程具有独特的政治属性。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求,“政治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品质。“政治强”突出表现在: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信仰,才有底气、深度和力量,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这是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政治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思政课教师是社会道德风尚的积极引领者。“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是道德素质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特殊群体。思政课教师又是学生道德、价值、信仰培育的专业队伍。因此,他们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不仅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播者、政策宣讲者、理论阐释者,更要做践行者与引领者。思政课教师还是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他们必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传递社会正能量。应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引导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领社会大众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思政课教师是职业规范的模范践行者。课堂是思政课教师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感悟,而且还要博览群书,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彰显思政课教师特有的专业水准,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学生的尊重与敬重。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里,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慎独慎微,在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要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做职业规范的模范践行者。
思政课教师是社会服务的热心参与者。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外,还应当肩负起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自觉主动地关注和深入研究社会热点难点,积极走向社区、农村、企业,为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宣讲,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以理论宣讲、课程教育、服务群众等形式参与社会服务,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各界答疑解惑,凝心聚力弘扬主旋律,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动力。
在实践中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
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不会自发完善,必须在实践中着力做好顶层设计、推进社会传播、激发内驱动力。
加强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顶层设计。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提升需要正其位的推动、端其行的促进以及美其名的追求。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2019年8月14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是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根本遵循。
推进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社会传播。人们往往通过一定的理论宣传、实践活动、课程教育等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把握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客观变量,借力“窗口效应”,使局部辐射整体,把变量转为增量。一方面,打造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展示平台,做优做强各级各类宣传、评奖活动,如“最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等,推进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正向传播。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投身于党的最新理论传播,将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准确地、有深度地、接地气地传达到社会基层,成为有魅力的宣讲员。
激发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内驱动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议题的提出,旨在进一步明确全体思政课教师被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激发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升自我、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思政课教师应将公众形象的优化视为职责使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不断完善自我,构建个体与群体的正面形象与社会声望。一是克服职业倦怠情绪,活到老学到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教书育人。二是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彻底根除污名化滋生的土壤。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各种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贡献社会正能量。总之,只有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政治定力、理论功力、创新活力、育人能力和宣讲魅力,才能构建顺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满足公众期待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形象。
【作者单位: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财经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