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寻之旅,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钱关键 叶晓倩 蹲点地点:衢州
在衢州市碳账户体系建设专班蹲点的一周,可谓是一次“碳”寻之旅,所要寻找的答案是: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我国城市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路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行。经过一周蹲点,收获的答案是肯定可行。
作为推进区域低碳转型的观察样本,衢州很合适。一方面,衢州是钱塘江发源地,境内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0%,出境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另一方面,衢州又是我省的化工重镇,全市万元GDP碳排放强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6倍。“一正一反”,考验着衢州的发展智慧。
“要未雨绸缪、抢抓机遇,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双碳’实现路径,努力为中国乃至全球‘双碳’治理提供有效方案、实践样本。”透过多份对上级的汇报材料,可以看出,早在去年,衢州在全国率先探索碳账户体系建设之初,就坚定了探索区域低碳转型的发展路径——
成立碳账户建设专班,制定出台《衢州市碳账户应用场景建设方案》等标准体系,推出碳账户数字化平台,继而在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林业碳汇7大领域建立230余万个碳账户。去年12月,衢州市碳账户碳金融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碳账户建得好不好,低碳转型路径能否完全走通,关键要看企业、个人“用”的效果如何?通过碳账户用能预算化管理应用,衢州已实现9.3万吨标煤指标从521家高碳企业向630家低碳企业逐步转移的路径;通过“低碳停车”等一系列碳普惠行动,广大居民获得个人碳积分贷款64亿元。最近,衢州正研究对碳账户数据使用规范进行地方立法。
一系列打法扎实绵密,指向未来。对衢州来说,碳账户体系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但通过持续不断地探索创新,一条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已缓缓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