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创造美好品质 打造卓越城区
仇欢 应磊 孙勇
千年海曙,卓越城区。
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明州刺史韩察在三江口筑子城;时至900年前的北宋,王安石登上鼓楼,以“其政谓何,弗棘弗迟”的勤政精神,办县学兴水利,改革蓝图徐徐展开。
潮起潮落越千年,满庭芳华今犹在。
如今放眼新时代,摘得2021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考核评价优秀;获全省唯一的国家“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宁波唯一的“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县(市、区)、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区……过去一年里,海曙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的践行路上拥有了更多沉甸甸的份量。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浙江省正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实践。在这个新时代的洪流里,海曙乘势而上开启极不平凡的新征程。
云霞出海曙,风帆一正悬。海曙,这一厚重文脉与时代风尚交相辉映的中心城区、主门户,正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实施“沿江、沿路、沿山”三沿开发、“创新、创意、创质”三创驱动、“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化融合,打响“海曙·创造美好品质”品牌,以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生动实践,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以创造之力
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其中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
加速科创裂变,释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海曙创造”澎湃之力。依托“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区,深化“科创中国”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建设、区域创新共进建设、科技人才服务建设、海外智力汇聚建设以及高端智力平台建设五大行动,营造“热带雨林式”全域创新生态,吸引优质科技资源向海曙集聚及落地,推动海曙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力高能级平台,打造“江南翠柏里”区域创新新引擎,依托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创新抓手,将从创新赋能、人才引领、有机更新三大维度全面发力,构建“江南创新领航区·未来数智新门户”,打造成为国际创新关键节点。
既要“仰望星空”构建工作体系、打造功能平台,也要“脚踏实地”聚焦优势产业、服务实体经济。“借此打响‘海曙创造’品牌,突出‘创新创意创质’三创驱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交汇,让海曙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海曙区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海曙还启动“工程师友好区”建设,成立全省首个工程师人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翠柏里创新街区智慧谷启动区,加速推进“种植大脑+未来农场”模式,推广“南塘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构建“224”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125”现代制造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乘着数字化的“东风”,“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改造项目”在海曙全区多点开花,打造了一批涉及工业互联网、数字外贸、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多跨协同应用场景。“一链助企”平台、supOS工业互联网平台、碳数据监测分析与碳交易平台等新平台新技术不断赋能传统制造企业,夯实了海曙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面向未来,海曙正在加速产业蝶变,实施名品打造、名企培育、质量创优、服务创誉行动,争夺中国质量奖、争当“品字标浙江制造”样板,出台《制造业“双三十”头部企业梯队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30家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30家成长型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链接无限可能的未来。
以均衡之道
实现品质型民生之盼
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胜要诀。如今放眼海曙,正以均衡之道不断创造着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
以民为本,扎深共富之根。海曙聚焦民生领域,出台《海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实施计划》,制定“四张清单”与试点项目储备名单,相继出台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增收、高素质新型农民扶持办法等,助力共富先行。
扩中提低,繁茂共富之叶。促就业、优分配、强能力、重帮扶,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海曙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推出岗位4200多个;推进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实施,向区内10590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229万元;为全区92.1%的无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成立“专曙温暖”共富基金……去年,海曙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45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441人,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支出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1.2亿元,制定精准帮扶项目43个。
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海曙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包容性发展水平,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需求,倾力打造“专曙善育”“专曙优学”“专曙健康”“专曙颐养”“专曙安居”“专曙保障”6张“专曙”名片,加快建设海曙中学、区福利中心等民生项目,在全省率先建设康养联合体,推进“未来学校”实验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迭代升级高山巡回医疗服务,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围绕全龄友好,海曙深化全国“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聚焦困难群众和潜在困难群体,整合19个部门、65项救助政策,形成7大类31个子项的救助服务清单。增收共进不落一个,服务共享不少一人,协力共建不缺一方,让群众过上“专曙”好日子,看见“甬有”大梦想,住在“浙里”很幸福。
倚靠四明山的青山碧水,海曙沿山发展,协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水平保护,推进共同富裕。四明山环线公路于去年正式启动,这条公路让山区群众进入中心城区路程缩短20公里、时间缩短40分钟。推进“一镇一品”,打造章水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标杆区,建设龙观国家级零碳乡镇,让四明山成为城乡居民向往的“诗和远方”。
以善治之为
提升现代化治理之效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意味着推进基层治理变革重塑,走出一条城市善治的新路径。
作为共同富裕的最小单元,城乡现代社区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两个先行”的未来图景。
近日,海曙区天一商圈商业社区成立仪式暨“五社联动”现场推进会举行,全省首个楼宇型商业社区以及全省首个产业社区开放学院——天一“红领青创”现代社区学院成立,为打造城乡现代社区提供了“新样本”。
“成立全省首个楼宇型商业社区,是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变革重塑社区体制的新突破和新尝试。”江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模式将系统重塑现代化、专业化、智慧化的城乡现代社区治理新体制。
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海曙不断探索数字化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运用网格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江厦智治”系统整体建设框架为一个数据底座、两大功能、三个工作台和四个试点特色应用。聚焦商圈治理,打造智慧商圈;聚焦社区服务,设置无感帮办;聚焦疫情防控,圈定区域智控;聚焦辖区治理,探索文明智创;利用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等,探索社区智慧治理新模式。
数字化变革已渗透到海曙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石碶街道面对辖区城乡融合的困境,建立了“基层治理四平台+专职网格+数字化建设”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集士港镇聚焦“141”体系迭代升级,打造了集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指挥室;龙观乡打造了山区乡镇基层治理示范样板,构建起“一网、两圈、三带”,因地制宜建立起特色网格共富示范带……这些正是海曙提升现代化治理之效的“新密码”。
目前,海曙正在全力打造“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海曙样本”,为增进执法效率,实现执法“一个整体”,海曙依托PDA的“一软件一终端”优势,实现了“1+8”执法队伍PDA全贯通,形成权威高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
(本版图片由海曙区全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