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德寿宫,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逯海涛
当厚重的宫门“吱呀”一声推开,期待中的德寿宫终于向公众展露芳容。11月22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迎来了第一批市民游客。未启先火,前段时间一溜红墙已“破壁出圈”。等到真正敞开宫门,市民们带着好奇踏进门槛的那一刻,所期待的和所呈现的是否一致?大家是否能真正找到藏在宫苑之内的那些精彩“彩蛋”?除了看热闹,能否看懂其中的门道?德寿重华,恐怕不能只当作一个网红打卡地,更须品味精心酿制的文化酒香。
不出所料,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向公众试开放首日,早上9点不到,大门口就已经挤满了等待入场的市民。从媒体的采访中可以得知,有些游客是做过一些功课的,也有一些市民是纯属慕名而来。不管如何,这份热情都值得嘉许。毕竟先要走近,才谈得上热爱。
可以想见的是,有不少观众是奔着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而来的。但是,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既不同于故宫博物院,更不是簇新光鲜的影视城。德寿宫作为国内少有的一处经过系统考古、完整揭露和深入研究的南宋遗址,也是一个“古今叠压”和南宋时期“多时期叠压打破”“多时期改扩建”的复杂遗址。从可看性上来说,相对比较欠缺。因此,除了少数按照资料最大程度进行复原的宫苑,它更多的是从时光的尘壤中挖掘出的磉墩和柱础。这也许和那些想象之中金玉满堂的场景有一些差距。但是,这或许才是历史最真实的样子。这些遗址,才是真文物、真历史。宋韵的优美韵脚,正是藏在这真实而朴素的“修旧如旧”之中。
所以,读懂德寿宫,读懂宋韵,可能需要事先做一些功课。对于普通观众而言,除了看“热闹”,如果能看出一些门道,那就更不枉此行,也就没有辜负遗址保护的初衷。
在德寿宫考古过程中,曾发掘出很多“有意思”的文物,通过它们可一窥当时南宋宫苑的生活。比如,看起来就像一块烂石头的酒坛封泥,还有看起来像个笔筒的龙泉窑六方七管占景盆以及两颗陶制棋子。如果不了解,观展时可能就一眼扫过。但是,如果仔细了解,就可以管窥当年宫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审美旨趣。
读懂德寿宫,也需要创新更多的展陈手段,把宋韵文化的美和雅尽可能地复原出来。跟其他展馆相比,德寿宫的遗址展示已经采用了很多数字化的声光电手段。以正殿遗址所在之处为例,观众能在中区遗址的设计动线上看到,三块巨型幕布将遗址北、东、西三面包围住,通过视觉融合技术四面成像,复原宫廷生活影像,可以以裸眼效果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科技让历史更鲜活,这样的探索值得点赞。此外,也可以通过定期讲座、小规模特展、同省内国内其他地区宋文化场所联动等手段,满足那些宋韵文化“深度用户”的需求。
浙江历来人文荟萃,德寿宫的遗址保护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越来越多高质量的文化场所开启了一扇扇文化之门,徜徉其间,如何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除了供给侧的不断高质量输出,需求侧也同样需要提升鉴赏能力和水平,让文化的雨露真正沁入心田。